朱元璋輕聲嘆息著,他一點辦法沒有,哪怕他把士農工商定的那么死,最終大明還是因為資本進入了朝堂,左右朝廷決策,抵制朝廷收稅,從而使得大明國祚就此結束。
甚至在明后期,這已經形成了產業鏈,原史上朱元璋定的戶籍制度,規定富商子弟不能科舉。
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江南的富商們投資那些可以考功名的讀書人,只要有一個當了大官,他們就能得到許多利益。
投入和收益,暴利都不敢如此形容。
而最后,這些江南富商們供養出來的大明官老爺們,回饋給富商們的就是,崇禎十年以后,江南的茶稅幾百兩銀子。
這不是笑話,又是什么??
所以,昔日強大的米國,被趕下了遼東半島(政治,后勤等諸多原因,沒能收復朝鮮全境,其實是把十七個堂口給趕到半島的最南邊了)。
不得不承認的是,兔子意志夠強,但資本主導的國家,看重的只是利益,利益。你相信資本會給普通百姓帶來民主人權嗎??
華夏,從古至今,都是社會主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承,資本萌芽,對于華夏而言,絕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要救災,資本說沒錢。
結果就是,底層百姓,自生自滅,何談人權?
“我記住了!”
方世玉躬身作揖,讓資本左右大明的朝堂?
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寧肯君主立憲把政權放給國子監培養出來的高等政治人才,也不可能把政權放給資本。
資本在大明,喝點湯就夠了,想吃肉?做夢去吧。
方世玉原本想問問如果朱標起不來了,誰來繼位這個問題,但顯然朱元璋正在氣頭上,現在不是時候。那自己這個異姓王,就只能先累著了。反正大家都知道,老朱家的皇位,他不感興趣。他的目標,不是大明,而是星辰大海,是九州之外。
“荀子哀公,書上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事萬物,以民為本,只要能得到百姓的擁護,鄉紳,富戶,只是粘板魚肉,隨意宰殺。”
“但若是為了得到富商,士紳的支持,而舍本逐末,加重百姓負擔,這些富商和土紳就會調轉槍頭,支持其他人。”
“百姓則不然,吃飽飯足以!”
“趙宋羸弱,神州陸沉,你要切忌,莫說皇帝士大夫共天下,同士大夫,反倒不如同百姓共天下!”
“你能記住嗎?”
朱元璋語氣沉重,六十七歲的他,真的已經是半截身子埋進土里了。
“老朱頭你過分了,你拿著我寫的東西,來教育我,那不是......”方世玉尷尬的笑了笑。
《精兵是如何練成的》是他綜合后世的見解和自小生活在紅旗下的理念,按照大明的發展,當代社會結合下,歷時兩年多寫下來的三冊。
全篇也只有三萬多字,但每一個字都極為重要,缺之不得。
在穿越道大明的時候,方世玉就已經在給未來五百年的大明設定自己認為對的發展方向。
反倒自己離開應天幾年,老朱頭用他的東西,來教導他。
朱元璋輕嘆一聲道:“前邊就是寺廟了,走吧,進去燒根香!”
“老朱頭,我倒是認為,和尚禿驢,不事生產,佛又未取,香火都進了和尚手中,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應當將其取締。所謂亂世看道,盛世看佛,這幫和尚也著實不是個東西!”
方世玉站在大雄寶殿外邊,當著一眾僧人的面,說出這么一番話。
如果不是他們身后自從出城就跟著千多名錦衣衛,將整個寺廟團團包圍起來,就方世玉這句話,怕是離不了要打一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