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桿洪武二十四式火銃槍,而且要求是新鍛造的,不要朝廷庫存的。
三十萬顆彈丸。
四百門便攜式虎蹲炮,也要新鍛造的,不要朝廷庫存的,十萬發虎蹲炮的炮彈。
這些炮彈,足夠武裝大明三十多個衛的編制了。
淺笑著看向朱高煦,方世玉道:“這信里也沒說讓你帶來了什么貢品和貿易品,就說了他想要的。”
“乘風破浪,在海上折騰了這么久,今晚就在這養心殿歇著吧,我明天再找你。”方世玉勉勵的目光拍了拍朱高煦的肩頭,拿著書信直接從養心殿離開了。
朱高煦愣了愣,他當然知道這封家書中寫的什么,朱棣在好望角有沒有機會發展起來,能不能統一整個非洲大陸,就靠著這批火器了。
若是朱高煦能將這批火器帶回去,朱棣就可以訓練軍隊,對整個非洲地區,發起進攻,以朱棣的軍事能力,又有朝廷在非洲冊封的其他藩王支持。
朱棣在宗族中的威望還是蠻高的,若是他能得到朝廷的扶持,大量的軍火輸送,想要統治整個非洲,爭取到其他藩王弟弟的支持,做非洲真正意義上的酋長,對于朱棣而言,并不算一件難事。
真正難的,就是如何獲得朝廷的幫助,甚至不需要朝廷多么大力的扶持,只要朝廷能把軍火照著書信中的數目賣給他,朱棣就有信心可以橫推整個非洲。
畢竟在非洲,還沒有任何一股勢力,擁有火銃,甚至他們的火繩槍都遠遠落后。
除了火器之外,實則還有一件東西困擾著朱棣。
非洲地區也多是平坦之地,沒有戰馬,無法組建騎兵進行兵團沖鋒作戰,但奈何,從中央朝廷到好望角,踏上十萬里路,朝廷的主要戰馬為蒙古馬,只怕沒等運到那邊,就要被各種原因弄死了。
更何況,哪怕現在大明的火器已經普及開,但戰馬一直都是朝廷的戰略儲備資源,而且養馬可比鍛造火銃和彈丸麻煩多了。
上好的戰馬,能養活兩個中央軍的兵。
畢竟還沒有機械化,裝甲部隊也不存在,戰馬,還能統治這個時代至少二百年的時間,雖說火器是大兵團騎兵的噩夢。
但火器是大明的,騎兵也是大明的,對付游牧民族,單單靠火器還是不行的,沒有騎兵,只能被動防守。
比好比宋朝一般,哪怕打了勝仗,苦于沒有騎兵,無法擴大戰果,而北方游牧則是來無影,去無蹤。
這一夜,朱高煦也沒能合眼,是否能成功帶著這批火器離開大明,壯大他閩王部,就等著今天方世玉找他了
然而這個時候,方世玉卻是來到了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