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個蒙古人,領著十萬朝廷大軍北伐,打著恢復黃金家族的名號,怎么聽,都感覺如同玩笑一般
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察罕終究是蒙古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他賣出破綻,把朝廷的軍隊給坑死了
那不就抓瞎了?
當初方世玉答應察罕讓他恢復黃金家族的榮光,在漠北重建蒙古帝國的時候,衛宏才也有想過,一旦察罕故意兵敗。
兵敗如山倒,朝廷如何收場?
只是他沒敢問出來罷了!
方世玉道:“所以說,需要你們中出一個參謀,名義上是察罕領軍,一切布置聽察罕的,參謀負責督查,防范察罕背地里搞事情。如果察罕真的有故意兵敗的想法,也可以及時阻止!不過是借用察罕的鐵木真后裔的名頭罷了!”
方世玉直言道。
這種事情,做起來確實不容易,而且一旦出現紕漏,都是致命的。
但方世玉還是堅信,大明國運昌隆,一定可以化險為夷,而且危險和收入是成正比的,仔細想想,一個國家內部的戰爭,開城投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但回味原史,甲申國難,天子殉國,漢奸吳獻關投降,引清兵入關,青州城下,胡虜圍城,和托勸降曰:“王士衡,降了吧!戰至今時今日,汝忠心之名,我軍盡知!此非人力所能抗也!汝已盡力!”
揚州我城,多澤連送數日勸降信,已箭矢送入城內,勸降信說:“將軍若降,可拜公候!”
為什么會有揚州十日?還不是因為寧死不降??
大明文士的恥辱,水太涼的代名詞,錢謙益說:“大勢已去,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士衡當知興廢!”
“為自身計,不如早降,高官厚祿可得矣!”
雖然現如今的顧炎武還沒有出生,也沒有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后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改為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何為亡國?一家一國改朝換代也!
何為亡天下?胡虜南侵,亦可以看做是漢人北上!這都是亡天下!
國家興亡,那是統治者該考慮的事情,跟升斗小民有個屁毛線的關系,但天下興亡,升斗小民就應該關注一些了!
換個人做殿下,好不好,壞不壞,和老百姓木有關系,換個異族統治,那就有關系了!
明亡,非亡國,實乃亡天下也
同理,放在漠北草原上,明軍打著恢復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榮光的名義,雖說不會取得多大的成果,但抵抗肯定不會那般恐怖激烈!
可以讓大明用更快,更方便的辦法,解決漠北草原的問題!
以大明如今的實力,只需要循序漸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