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就著百姓接在屋檐處的一桶房檐水沖了沖身上的泥沙,簡單的處理了一下儀容。
“你小子來了我就放心了,你可有什么辦法排水嗎?”
李炎拿自己換下來的衣服一邊擦了擦頭發和身上的水漬,一邊問白瑾。
白瑾面露難色,沉聲道:“我對永安縣的地勢只怕還不足您的三成,我需要時間。”
“老夫明白,你看到那邊山上的塔了嗎?”
李炎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小山說道:“那里是雷音塔,你去到塔上就可以看清整個永安縣的地貌,去瞧瞧吧。”
白瑾點頭應下,隨后又問到:“師傅您呢?可隨我同去?”
李炎活動活動了胳膊,拒絕道:“我就不去了,這水若是不退,待會兒只怕還有的忙。”
白瑾環顧四周,有百姓抬著一艘漁船來了,估計是想要下水盡量搶救一些物資,其他百姓也紛紛幫著打下手,卻獨獨不見官府的人。
白瑾問到:“整個城南幾乎都陷入洪災之中,為何不見官府的人出面救災和安撫百姓?”
李炎冷哼一聲,道:“那些個玩意兒早上來看了一眼就撤了,假意惺惺的拉了個橫幅讓百姓們不要靠近,結果看著水位上漲,自己溜得比誰都快。”
白瑾心中有些怒意,這些官府的人平日里高高掛起也就罷了,如今災情這般嚴重,卻只顧自己逃命。
白瑾雖憤懣不平,但此時自己無權無勢,他說的話只怕還不如飄在水上的浮萍有重量。
李炎肆然道:“罷了,且隨他們去吧。”
白瑾還想說些什么,卻聽得遠處有百姓喊到:“那邊的樹杈上有被困的人,大家快來幫忙呀!”
李炎拍了拍白瑾的肩膀,隨后拾起地上的麻繩,頭也不回的走了。
看著李炎義無反顧的背影,白瑾肅然起敬,更加堅定整治蜀州水患的決心。
雷音塔修建在雷音寺里,白瑾去到寺廟時里面已經收納了很多難民,一群僧衣和尚忙得暈頭轉向。
白瑾向方丈說明來意后,方丈便讓一名小和尚帶著他們登上了雷音塔。
站在塔頂眺望,四面樓臺亭閣林立,卻唯有城南被淹沒在昏黃的洪水里,如一個巨大的漏斗一般,中間蓄滿了水,與自西而東放肆奔騰的曲江遙相而望。
白瑾見此情況雖自覺排水并不容易,卻也并未輕言放棄。
他繞著雷音塔走了一圈又一圈,不停的探查城南周邊的環境,最后在東邊找到了可行的突破口。
永安縣城南邊有一處淺灘,曾經也是一條涓涓的小河,屬于曲江的分支,因為是繞著永安縣盤流,所以被人們稱為護河,只是因為十年前拓建官道,為了方便施工便將它填了一部分,截斷了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