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裴翊宸目光往四周一掃,便明白了溫淺瑜的意思,“你是覺得,這布局的局限性,只有可能與當初的宣平伯有關?”
“沒錯。”溫淺瑜頜首,“想必你對整個南疆一帶的地形也有所了解。潼川府所在的正南一帶,地形偏平,大部分地區皆是平原,也就一條雍河南渡,可以設防。
“所以那一片,自古以來便是南方鄰國進攻的主要方向,我朝最多的兵力也駐扎在那出。”
“不錯。”裴翊宸點頭表示知曉,“那一片的確是邊防的重中之重,每年有不少士兵都是在那處灑下的熱血。邊疆第一關鎮魂關的名號,便是因此而來。”
見他確有了解,溫淺瑜又接著道:“但自潼川府往西,山林便漸漸多了起來。到爍昀府一帶時,更是有不少類似云霧山這樣的高山作為天然屏障。
“也因此,爍昀府與鄰國接壤的地方,很少遭到侵犯。”
天然屏障易守難攻,從那邊入關,得花大力氣,敵人當然不樂意。
雖然溫淺瑜講述的都是一些常識,但裴翊宸聽了,還是明白了她的用意:“你是想說,這邊境一帶,因為每處地方的地勢不同,所以大家所用的排兵布陣的方法也不同。
“你之所以認定這布局是宣平伯的總結,無非是因為,在他的管轄地帶內,這套布局才是最適用的。”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稍一頓,溫淺瑜又道,“我甚至認為,這改良,就是當初的宣平伯自己研究出來的。因為這布置,用在邊境的環宇山上,才是最適合的。”
“環宇山…”裴翊宸暗念這個名字,同事腦海中也浮現出了對應的景象——一片由七八座高矮不同的山峰組成的蒼茫翠色,成一半圓,扣在邊境。
那特殊的地形如果用上這個陣,實在是再適合不過了。
所以,宣平伯還真是創始人?
“可是,我唯一想不通的是,這陣法的排布,怎么可能會被一群土匪學去?難不難,現在的土匪還有動陣法的?他們能把邊境的重要布局搬到這兒來?
“哼,依我看,看著外觀偷學不太可能,最可能的還是有人手把手教他們精髓。”裴翊宸冷哼一聲,毫不避諱地就把矛頭指向宣平伯,“這宣平伯和這群土匪的關系,難說。”
“你覺得宣平伯和土匪勾結?!”溫淺瑜震驚抬眸,“你怎么會這么想?!宣平伯一家世代守在青州,不僅是為守衛邊境駐兵,更是為了防住這群山匪。
“兩方在過去的百來年中不知種下過多少血仇,怎么可能輕易放下成見,走到一起?!”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要利益一致,兩路人馬便有機會走到一起。”裴翊宸的想法與溫淺瑜略有不同。
他并不認為,那所謂的血仇是不能化解的事。
他甚至覺得,表面上那些不能化解的仇怨,在實際情況中,很可能就是用作掩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