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恰正是這新喇叭出了問題,雖不能說是質量問題,只是不符合聽力要求罷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這批喇叭的頻率響應是從100Hz開始的,而低于100Hz的基頻在英語聽力中卻是很常見的,再疊加喇叭本身的雜音,于是在高考過程中,這些語音信息便會被喇叭給“吃掉”。
聽力考試第一次進入高考,缺乏經驗的考場完全沒有備用措施,考場上考生們只能自認倒霉。
就算考后學生、家長鬧的再厲害,錦城七中下課了一大批領導,也于事無補,很多人的命運就此發生了不應該的改變。
————————————
從教學樓門口穿過操場到校門口警戒線并不長,直線距離也就不足200米。
錦城七中學校地處錦城繁華的電腦城商圈內,臨近南北縱向主要干道新南路。
考試期間,烈日下靜默等待的家長們,在交警的默許下對道路進行了封閉。
其實,2001年錦城的交通主力依然是自行車,距離這個城市私家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成為私家車第四城還有幾年。
家長自發的封路行為并未對城市交通的造成太大的影響。
在這個城市里,錦城七中就是錦城的驕傲,一直重視文教的錦城人對此非常的包容。
在前世的2020年,一直是華國西部時尚先鋒的錦城在斗音評選時尚衣服時,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錦城七中校服成為最奢侈最名貴的衣服。
其實也好理解,即使家財萬貫、權勢滔天,但成績不好,這座學校的大門就算向你敞開,你也待不下去。
畢竟全是學霸的世界里,學渣是沒有生存的土壤的。
在這所學校里,考上清北,你的名字最多在墻上的角落里和幾十上百人呆上一年,連照片都沒有。
但要是考個211大學,你的大名足以在十年內的學弟學妹們口中流傳。
不是流芳,而是遺臭。
這里沒有其他考點外的喧囂,走出警戒線只有家長們密集卻又輕聲的擊掌聲,雖然并不同班,但家長們并不吝嗇的給出鼓勵,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維護著孩子和學校的榮譽。
來到警戒線外,吳楚之拉著孔昊并沒有奔向家長,而是徑直的來到自己班主任劉建軍的身邊。
在本校高考,本校的老師們自然需要避嫌,只能在考點外守護著學生最后一程。
劉建軍,很有時代感的名字,高一時吳楚之他們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吳楚之的文科火箭班老班,自稱“劉大管家”,學生口中的“老劉頭”,這個年級的年級主任,高考前提拔為副校長。
他是吳楚之想逆天改命就必須借的勢。
“二位少爺,考完了不回家休息,這是準備鬧哪出啊?”沒等吳楚之開口,面對兩個得意門生,“老劉頭”就咧嘴笑著說。
劉建軍和學生們私下打交道一直都是這么詼諧風趣。
分班自我介紹時,他說,能進到這個班,老師除了傳道解惑外對你們授業上作用其實微乎其微,我的角色就是管家,給你們搞好后勤,準備彈藥,打點雞血,灌點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