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2001年,不是2021年。
距離華清那位老爺子心喪如死,停止研究也才幾年時間。
那位老爺子現在還是能跑能跳的年紀,還在玩光盤,不是20年后手都抬不動的年紀。
吳楚之就不信了,在這個那方面研究實際停滯的年代,有了華清那位老爺子和林本堅的珠聯璧合,那玩意兒會造不出來!
和技術出身的人不同,投行出身的吳楚之,在思考這類問題時,從來都不是按部就班、打怪升級的思維。
解決不了我就買!
買不了,我就挖人!
去特喵的巴統協議,當年那玩意兒還不是一樣的被禁?
華清那位老爺子在91年橫空出世的研究出來了,不比國際水平低,所謂的巴統協議,立刻就放開了禁止,鼓勵華國企業的購買。
我現在要是率先研究出來了,還跟你談個鬼的巴統協議!
吳楚之深深的明白,科技的發展從來都不是按部就班的。
每次科技的進步,更多的是,天才的靈光一閃。
每次科技的進步,都是躍遷式的發展。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天才!而不是人才!
林本堅是天才,華清那位老爺子也是天才。
所有無論楊詡怎么問,吳楚之都沒開口說出林本堅的事。
這事是需要絕對保密的,在沒和華清那位老爺子談過之前,他是不會說的。
楊詡見狀,無奈的搖了搖頭,“好吧,那回到果核的技術路線來說,第一個五年計劃,你們有什么突破點沒有?”
吳青海接過了話頭,“我們準備基于錦城電科大之前在CMOS領域的基礎研究……”
“CMOS?一個個部件突破倒是符合現狀,不過吳院士,既然錦城電科大在這方面的實力這么強,為啥遲遲沒見到產品問世呢?”
楊詡其實心里有點懷疑,只是當著吳楚之的面,沒好說的太直白。
你丫就吹牛吧,這東西可是東營國的天下。
吳青海嘆了一口氣,“沒錢繼續搞下去了。”
楊詡一怔,這倒是符合常理的。
實驗室里的中試品還沒工業化,如何降低成本才是關鍵。
他立刻急切的問道,“那這個CMOS你們在果核搞出來后,產權怎么算,商業化怎么分?”
都是自己人,吳青海也實話實說,“電科這邊占20%,畢竟資金都是果核在出,人員絕大部分也是果核的人員。”
雄小鴿挑了挑眉頭,“一家一半都不行嗎?電科好歹出點錢啊!如果電科的比例低了,以后這臭小子麻煩可就大了。”
國有股太低了,會給一些二代操作空間的,打著國有增資的旗號,掠奪公司的利益。
吳楚之搖了搖頭,“公司法規定的技術入股最高不得超過20%,錦城電科大是一分錢也不想出的。”(注:后公司法修訂調整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