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海散過一輪煙,點燃后也不抽,揉了揉眉間,開了口,“也不是一分錢不想出,就是干干脆脆的沒錢出。
現在已經是10月了,預算早就沒了。
整個錦城電科大一年的科研經費不過2個多億,這么多院系一分就沒什么了。
我們這個國重實驗室還算好,一年有個千把萬的經費,很多院系的課題也就撐死幾千、幾萬的經費。
而我們千把萬的經費要養四個團隊,40多個課題,每個課題也就25萬多一點。實在是無能為力。”
吳青海摸了摸鼻子,沒好意思說。
剛來果核才一個月,就花了侄兒3000萬。
雖然還是不夠,但比起以前完全是天壤之別,那些研究員一個個廢寢忘食撒著歡做課題。
吳楚之看了看沉思中的雄小鴿,意有所指的說道,“如果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很多事情有會有好轉。”
前世,升級學科是在2020年12月30日才出臺文件的。
雄小鴿抬頭笑了笑,這特喵的就是明示讓他回去傳話了,“有什么好轉?”
“第一,集成電路相關專業分散在不同的二級、三級學科中,屬于后娘養的,有關部門對學科的重視度相對較低。
第二,集成電路是知識密集型學科,涵蓋的領域非常多,橫跨物理、化學、材料、化工等多個學科。但是在先前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各個學科之間缺乏互通性和互融性,人才培養常常出現脫節現象,這就導致了學生知識儲備量的不足。
第三,以往的人才培養對高端人才的培養力度不夠大,因此各個學科中常常會缺乏“領軍人物”,難以對高端前沿技術展開進一步研發。
第四,有關部門對集成電路領域的師資考核方式不夠全面,且考核方式不具備學科針對性,過于片面。比如以其他學科的考核標準來對集成電路學科的師資進行考核,就會導致高校無法吸納真正優質的師資力量,造成優秀教師資源的缺乏。”
他頓了頓,看了看吳青海后,笑了笑,繼續說了起來,“除了人才緊缺這一難題,科研和生產之間的脫節也是如今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過程中要面臨的首要難題。
由于科研與生產脫節,許多技術在實驗室取得研發成果后就終止,不進一步走向市場,這就導致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由此可見,人才培養很難在某一領域通過‘單打獨斗’來完成,產教融合、多方協作是如今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主要發展趨勢。
在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后,高校能夠更好地為企業輸送人才,與企業進行更多溝通,以進一步推動產學研的融合。”
最重要的事,他沒說。
當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后,華科院、華工院這兩院的學部,會發生變化。
這樣就不會出現外行審核內行,讓漢芯蒙混過關的情況。
雄小鴿一臉好笑的點了點頭,“說的有道理,這個觀點,下次我見到科技部的熟人,會給他們提一提。
不過,小子,吃獨食是要挨批的,你想好怎么做了沒有?”
吳楚之雙手一攤,“現在還不用考慮那么多,果核雖然能掙錢,但也很能花錢。等到花不動的時候,再說吧。”
楊詡和雄小鴿相視一笑,這話確實有道理,沒人會惦記一個微利企業。
按照這小子的折騰力度,至少未來好幾年都是左手進右手出的。
“狗剩那邊你是怎么考慮的?既然你要做協同,華科院那邊你是無法控制的,很被動。”楊詡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顯然,雖然是果核科技未來市場戰略的研討會,但是他和雄小鴿更關心的是吳楚之芯片方面的布局。
不然他們也不會坐到這個會議室來。
吳楚之也不以為忤,坦陳的答道,“我準備直接引進狗剩團隊,確切的說直接挖胡偉武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