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塚子未到,便提起槍先耍弄一番。練端槍的那些日子,戌甲把那幾本兵器圖譜都翻著看了,尤其槍譜更是翻了好幾遍。只是趙塚子一直沒個態度,所以不敢自己隨意去練。
耍了十幾招,趙塚子來了。戌甲立刻收起槍,走了過去,開口問道:“今日練槍,可有什么事先要交待我的么?”
趙塚子只說道:“沒有,跟我來。”
戌甲跟著,二人尋了一塊平整些的地方。趙塚子這時沒有立即開始教,而是問道:“槍譜看了沒有了?”
戌甲點了點頭,趙塚子又問道:“槍法基礎是什么?”
戌甲略有不太肯定,答道:“是攔、拿、扎三招?”
趙塚子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三招,是三類招。不講步伐,只論上半身的動作,都可歸到這三類。攔是撥擋,拿是回截,扎是捅刺。大凡手執兵器的招式,其實多脫不開這些。只不過尋常見到的多是短兵相接,兩方間隙不大,因此撥擋開之后多是緊接捅刺或劈砍,少見有纏絞的。而用長兵時,以招式拿住對手。一者可滯敵身形,令其難以欺身,此對短兵之時尤為關鍵。二者可亂敵心思,尋機破招,此對長兵之時甚為重要。”
講完,趙塚子雙手端槍,側身扎馬,將槍把緊貼在腰。上身探出,前手微松并向前平托,后手借著腰身扭動的力道,將槍桿自前手環握中猛地推出,一桿槍便直直地朝前扎了出去。抽回槍后,又上抬至胸高,將槍把貼住中肋,還是一扭腰身,直直地再扎出一槍。
收回槍,趙塚子對戌甲說道:“剛才兩下便是扎槍,前次是低扎,后次是高扎。把槍扎最后出去不難,難的是如何快與準。要扎得快,就得槍把貼住身子,借著身上的力道扎出。要扎得準,前手就要托得穩。還有一點,槍若扎出落空,可能須變攔、拿回護。因此抽回槍后,也要迅速將槍把重新貼身,以身作軸好教攔、拿能打出力道。”
戌甲端起槍,照著練扎槍。練過幾下,正要再次扎出,趙塚子忽然喊停,然后指了指戌甲的腰間。低頭看了看,戌甲才察覺到原因,自己握著的槍把根本沒有貼住腰。
趙塚子說道:“槍把貼不住,就借不上力。單說這扎槍,與你之前練拳是一個道理。腰馬上的勁兒使不到家,伸出去的拳頭就打不出力道。剛開始練,不要圖快或準,要多注意細處是否有疏漏。將疏漏一一補上,則發力順暢,而招式圓潤,自然又快又準。”
聽了趙塚子的話,戌甲便放慢些速度,時時留意動作是否到位。趙塚子則在一旁觀看,留意指點。半個時辰已過,喊停了戌甲,趙塚子說道:“今日就到這兒吧,這幾日且先將扎槍練熟。槍法千千萬,最后都是為了扎這一下。此外,槍要扎得好,步子先要穩。以后可不必日日跑湖,抽些空來負重練扎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