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默想。
接下來李元景講述了天下大勢,突厥、高句麗、吐蕃、大食各自的優勢和薄弱之處,大唐如何攻陷這些地方,把這些地方變為大唐的領土。
李元景講述了火藥兵器的厲害之處,等他們生意賺了足夠多的錢,就制作足夠多的火藥兵器,這火藥兵器將會所向無敵,很輕松地就能把突厥、高句麗等打敗。
大唐初期經濟困難,養活不起多少常備軍,所以實行的是府兵制。
府兵制最顯著的缺點是缺少常備軍的訓練、教育、長官士兵之間的配合,戰斗力比較差。
所以李元景向眾人講述了府兵制和常備軍相比的缺點,等將來大唐富裕了,要把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建立常備軍。
李世民、李靖、房玄齡等人聽了李元景對軍隊的改革,他們都很驚奇李元景所講的募兵制、常備軍具體該怎樣實施,但現在李元景正在講,他們不便插嘴打斷李元景的講解。
然后李元景講了把突厥等北方民族打敗之后,如何統治那里:
不是用皮鞭和鐵鏈子奴役他們,而是供給他們食鹽、糧食、布匹,換取他們的牛羊。
突厥年年打秋風,不時派兵進攻大唐,除了他們首領、貴族們覬覦、羨慕大唐各種寶物之外,他們那里缺糧食、食鹽、布匹,而那里的百姓們特別需要大唐的這些東西,他們得不到,就只能來搶也有很大關系。
在他們那里設置州、府、縣,引導他們蓋房子,讓他們定居。
當然那里距離大唐太遠,道路非常難走,管理那里很難,所以要修筑通往那里的道路。
路修好了,行走方便,就能加強對那里的統治。
李元景告訴眾人,他很快就研制出一種修路用的水泥,這種水泥修出的路和石板路同樣堅固,卻比石板省錢,比用石板鋪路快無數倍。
這種水泥研制出來之后,就能在大唐修筑通往海邊以及各州、府、縣的水泥路,只要有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那去哪里都很方便,速度很快,不管統治、管理哪里,都不會出現鞭長莫及的情況。
并且,路好了能促進商品流通。
李元景向眾人講述了商品流通對社會財富積累、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比如有些東西在一個地方可能是一文不值的東西,但到了另一個地方,可能就非常值錢,那么把那個地方一文不值的東西,運到那東西非常值錢的地方,一邊能掙到很多錢,另一邊也不缺貨,兩全其美。
接下來李元景講述了科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