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旁人去民團吃肉,當時的自己就要哭了。
還是站在初三少爺身后的店長心善。
把他們這些看起來不咋結實的孩子給聚在一處,詢了幾個問題之后,就挑走了三個。
而這三個人當中,就有他一個。
現如今,多虧了滿囤哥的福,自己才找到了這么一個既輕省又能賺錢的活計。
他一定要好好干,爭取給初合盛拉去更多的客人。
還有,他也一定要好好的聽,將這些南來北往的商人們口中說的事兒,都記下來,下工了后,就講給店長聽。
滿囤哥說了,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消息靈通。
可能只是一個小消息。都有可能是關乎店鋪生意的大事件呢。
心懷感激的小幫工在茶棚之中忙的歡快,在距離不遠處的大車店,前后門具開的初合盛,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前門打開是為了攬客,后門大開是為了承接十里八鄉的磨糧的生意。
自打那初合盛放出風去,以后凡是進店里磨磨的鄉人們都不收費了。
這大車店子中的磨坊間的生意竟然一日好過了一日。
大概是邵滿囤對外宣稱的太好了。
分文不取的原因……是因為初家要回饋周圍幾個村鎮……對于他們初家的生意的照應。
瞧,這話說的多甜,就好像前幾日初合盛快要倒閉的時候,那院里的管事們罵小磨坊主的事兒不存在一般。
宣傳有些自我貼金,但是初合盛這么做,是真的便民。
不說平日里磨大件兒的農人們不會再心疼錢了,就連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活,他們也愿意找到初合盛這里來。
因為初合盛的店長,不收錢是一方面,他干的還特別的貼心和細致。
無論是來磨五十斤糧食的大戶還是來磨一斤麥子的小戶,他都會一視同仁。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還不貪。
那初合盛為了讓磨磨的客人能將自己的精糧都帶走,竟還發明了一把扁瘦的能夠伸到磨盤之間的縫隙內的掃帚。
這種掃帚的功能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磨完了糧食之后,將那些無法自己滑落出來,滯留在磨盤之間的面粉,米粉們給掃出磨盤。
可是這留存在期間的糧食,可是其他磨坊店內心照不宣的屬于磨坊主的福利啊。
不要小瞧了縫隙之中不足一二錢的輕微留存。
每走一位客人就會留上一點,日積月累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但是,初合盛的負責人邵滿囤就不貪。
他體諒農人的不易,是丁點都會給人掃出來的。
于是,去了麩糠的皮兒之后,一斤的白面在旁的磨坊里出九兩六的精良,而在初合盛呢?
卻能出得九兩九。
都不用多問,大家也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這口口相傳的,大磨坊的生意也跟著起來了。
搞到最后,十里八鄉的人對初合盛是贊不絕口,在路上看到了往這里趕路的小商販,有那好心的就自發的替他們宣傳兩句。
真是因著這件事兒,竟讓那原本清冷的如同鬼屋一般的初合盛,成為了附近村落之中鄉民們就希望跑的地方。
見到鄉里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