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還是要歸結到他們家的三少爺,特別能折騰的初邵軍的身上。
自打半年前,這位懷揣著夢想的少年義無反顧的踏上了田督軍給他安排的前往軍校的船上了之后,他就開啟了自己曾經想過很多遍的軍校的生涯。
而在這所軍校里邊,初邵軍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沒有了特權之后的生活。
說到這種生活,就有必要先來說說這所軍校的性質。
它表面上是新政府直接控制和瞎管的北方最著名以及最高等的軍官培訓學校,但是實際在,在諸多軍閥混戰的今天,這個建校初期還是一言堂的學校內,早已經被分裂成了三到四個勢力的群體,并且這些勢力之間的爭權奪利已經到了一種白熱化的階段。
為了能夠在這種爭權奪利之中取得關鍵性的優勢,這些分屬于不同派別的軍閥們就相近了一切辦法擴大自己的派系在學校內的影響力。
各個督軍手中的名額無法爭奪?
那就從那些憑著自己的本事考進來的平民下手。
這些懷揣著目的的同學們,入到了校內,不想著怎么學習,反倒是拉幫結派,勾心斗角,將本應該嚴肅認真的軍校氛圍給搞了一個烏煙瘴氣。
可是這群只知道政治斗爭的軍閥們卻是太小瞧了這些能夠考進保定軍事學院的學員們了。
是,也許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只是為了給自己鍍層金,多一個快速晉升的保證罷了。
但是更多的人,都是懷揣著夢想,有著憂國憂民想要從治軍練軍的角度來拯救這個積弱的國家的夢想的。
他們來軍校里學習,是真的想要踏踏實實的學習真本事的。
尤其是那些已經臨近畢業,只希望能夠憑借著所學為國之軍隊盡一點力的畢業生,他們只想去真正需要他們的隊伍中去好好的打磨自己,而不是拿著那些什么高薪厚祿去做一些自己都瞧不上的邊角料工作的。
于是,當他們不勝其擾,被一波一波懷揣著目的來拜訪的人給弄的煩躁不堪的時候,一個激靈的,交友廣泛的,用他們的話來說,是單純的可愛的小學弟就為他們排憂解難了。
山東督軍有心當地百姓辦一件實事,要在全省境內實施一次大規模的剿匪活動。
又因為山東乃是人口大省,兵員充足的前提下,呈現出了滿編的狀態。
但是于此相對比的,是有些可憐的基層軍官的數量。
就連在一些小型任務之中可以有獨立指揮權的連長之職都空缺了近一半的位置,就別說再一些小城鎮之中負責偵查,訓練,巡邏的排一級別的基礎軍官了。
總之,山東督軍下轄軍隊大量的要人。
若一上來就有能有人有槍以及極其大的自由權利還不夠吸引人的話,那他們任職之后就可以與一支裝備不賴,并且有一定的規模的小型土匪軍的交戰經驗,就足可以讓這群人動心了。
這可不是兩個軍閥之間的小打小鬧。
不以撕破臉為前提的話,一般都是和平的武裝接管。
這位長官離任,勝利的派系接管。
這可是實打實的斗智斗勇,真刀真槍的現實戰場的演練了。
而這個敵人的分量對于他們這種新畢業生來說也是剛剛好,對戰經驗不足的他們可以用本事并沒有那么大的土匪,來好好的打磨一下自己在軍校的所學,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加老練以及熟悉軍隊營運方式的老人。
所以,當初邵軍仿佛只是隨便的吹了吹牛逼的話說完之后,不少心氣足,能力高的應屆畢業生就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