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邵年時拿到了新布上市的第一日的銷量了之后,做過初步估算的邵年時就得到了一個很不錯的數據。
作為一個未打任何廣告也未做任何推銷的新品牌,飛虎牌在青城的純色布總銷量當中,能占據到兩成左右的份額。
這是一個相當利好的消息。
依照原本的四成德國布,五成日本布,以及一成本地小廠布的銷售分布比來看,他們在第一天上市的時候,就填補了德國布合并之后所產生出來的近一半的市場空缺。
隨著飛虎牌在普通民眾之中的普及,他們的布料所占的比重可能更盛。
而這一推測,隨著飛虎牌上市后滿一個月的時候,迎來了一次噴涌式的大爆發。
邵年時將每一天的銷量都畫在了工廠生產車間的白色墻壁之上,那個緩緩上揚的線條,成為了在工廠之中加班加點的紡織工人們最好的強心劑。
他們每天來廠房車間上工的時候,都會站在這面墻前面,瞧一瞧新一天的數據比前一日又多了多少。
這讓他們干勁十足,更是讓工人們了解到他們加入到了一家很有前途與實力的大廠子。
至于為什么在滿了一個月之后,就突然爆發了呢?
那是因為,邵年時在那一天,帶著自己身后的保鏢與何基灃派過來的護衛,拎著兩個碩大的錢口袋,從城郊到城里,一家接著一家布莊店里去發錢呢。
當初邵年時跟這些大掌柜的和小伙計們可是承諾了。
賣飛虎牌一丈布,贈與大掌柜的二尺的錢,推銷出布料的小伙計五厘。
月底了,還有什么比用真金白銀去發錢更有沖擊力的呢?
這兩個口袋,一口袋裝的銀元,一口袋裝的銅板與錢幣。
雙管齊下,既顯示出了大華紡織廠的實力,有表達了他邵年時做生意的誠信。
這讓從未曾拿過工錢的各家的伙計們可是驚呆了。
因為他們以為這只不過是這位大廠長哄著他們幫忙賣布的閑話呢。
可是現在瞧著手中或是多或是少的大子兒,一股子懊悔之情可就從心底油然而生了。
要是自己再賣力的推銷一下,是不是就能多賺一些錢財了?
哎呀,自己真是笨的只能做小伙計了,現成賺錢的機會擺在眼前,都沒抓住。
也正是因為邵年時做了這一次轟轟烈烈的事情,從那一日過后,青城的老百姓們無論是走進城內任意一家布鋪里邊,耳邊聽到的只剩下飛虎牌這一家的好話了。
“小姐,您要做裙子啊,買飛虎牌啊,顏色透亮,還不掉色呢!”
“嬸子?給家里孩子買衣服料子啊?多大歲數?半大的小子多費布啊,那你肯定要買飛虎牌的料子了。你瞧瞧,人家的布多厚實,還掛了一層漿呢!保管不像是以前的布那么不結實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想要挑點純色步的市民們就都知道了飛虎牌的存在。
這可是他們本地自產的布料,代表著青城自家的顏面呢。
你瞧瞧這顏色,就是比那些小日本的瞧著正一些呢。
買飛虎牌的,總比錢被外國人賺去了強。
邵年時在前期做的一些鋪墊,終于在某一個節點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同樣的,大華紡織廠必須要加班加點的生產才能滿足囤布商人與青城各大布鋪的進貨量的時候,位于城郊另外一個方位的六家日本紡織廠的銷售經理就隱約發現了這其中的不對。
經過一個月的發酵,飛虎牌不但填補了原本德國紡織廠撤出之后所產生的空白市場,還將一小部分原本屬于日本紡織廠的份額也劃歸到了自己的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