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工資,就按照原本的大華的工人的工資給。”
“你們在日本廠子做慣的了,還不知道大華啥待遇?”
聽到這里的工人們,的確是動心了。
可是為了避免上當受騙,大家就著好多細節就問了起來。
當聽說若是愿意,大家可以一起動身去濟城了之后,這些個人基本上也就相信了。
誰也不敢一次性的騙這么多的人。
等到他們去了濟城發現上當受騙了,就他們這近百十口子的人再加上家眷,也夠這騙子喝一壺的了。
這人一旦有了活命的道路,那干勁就起來了。
他們紛紛的奔走相告,通知自己的親朋好友,有關于這個極好的消息。
畢竟這一次,受到了波及的足有六家紡織廠。
三家直接就成為了現如今的停工死廠長的地步,另外三家,雖然廠長還在,但是天天被人堵著門口,別說是正常的上工了,就是想要進入廠房的大門,都成為了奢望。
對于去留的問題,這些個工人們也因為這個原因而有了些許的分歧。
已知倒閉的工人們,更有些外面試試的勁頭。
于是,大部分的人,就按照邵年時曾經想到的結果那般,被妥當的給忽悠到了另外一個城市之中。
這些個失業的工人們也能得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繼續他們不輕不淡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邵年時的走一步看三步的舉措,真是幫了青城工會的大忙了。
在經歷過了曾經的青城慘案了之后,工會的工人工作已經徹底的轉入到了地下。
而這場布料市場的風波,來得太過于突然。
大家的目光只看到了經濟受損的老百姓,卻全然的忘記了因為工廠的倒閉而失去了工作的工人。
當青城的工會察覺了這一情況,想著用什么辦法來緩和一下青城的用工市場,盡量不要因為這千余人的失業大軍,給整個青城的經濟體系再帶來什么沖擊的時候,遠在廣州,濟城的兩位廠長,卻是幫了他們的大忙。
“若是所有的工廠主都能做到邵先生那般的樂于助人就好了。”
“你看我們現在青城,被張宗昌這個王八蛋給搞成了什么樣子。”
對于現在的山東百姓,尤其是青城的百姓來說。
無論家中發生了什么事情,那都是張宗昌,張土匪的錯誤。
這位還沒來得及擴充自己的名聲的山東督軍,早在他與日本人合作的時候,就將自己最后一點名聲給踩在了腳下。
現在罵罵張燈官張宗昌,已經替代了夜晚的大野狼,成為恐嚇孩子睡覺的最拿手的大恐怖了。
在所有人的眼中,現在日本人的敗落,才叫真正的解氣。
你看看你一省督軍助紂為虐的下場,就跟這些曾經囂張的日本人一樣,都抵不過邵先生的心中妙計的。
是的,明白人還是有,聰明人自然也不少。
邵年時+陳介夫的這場戲,總有能夠看透的人,也總有那能看透的人,去與這件事兒沾不得邊兒的督軍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