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承貴道:“萬安軍城雖早已傾圮,然墻基猶存。此前又有賊軍駐營,除盡雜草,平整土地,疏通井溝,壘墻墊土。在此基礎上筑城,可謂事半功倍。”
趙獵頻頻點頭,這萬安軍城城址他仔細看過,城墻是廢了,但墻基還基本完好。這墻基是以大塊石料砌成,厚近一丈,深達數尺。歷來筑城,這墻基一項最耗時日工料不過。如果說修一座似萬安軍這樣約十幾畝的小軍城需兩個月,那么至少一個月時間在墊墻基。所以依墻基舊址重筑,確實事半功倍。
郭承貴問道:“都統可要包磚?”
趙獵搖頭。時間緊任務重,只能筑土城,限于條件,包磚也不可能了。反正以這時代的攻堅能力看,土城足矣。雖說土城不耐久,但他趙獵又怎會久困于此?再差的土城好歹也能頂個十年八年,他會在這呆那么久?
明確都統制意圖,郭承貴開始滔滔不絕:“土城雖以土筑,卻非隨意取土夯成。須以白灰、細砂、黏土,按適當比例調合,以木制模具灌注而成。每筑三尺為一層,再鋪以砂石,夯實,再如法炮制。亦有將糯米熬成汁,與沙土等混合,更為堅固……”
趙獵恍然,原來彼時筑城,用的是三合土啊。
宋代已經大量將三合土用于筑城,到了明代,更是已經廣泛地用于筑城和鋪路。所謂的三合土,說它是土,它又不是土,而是古代的簡易混凝土,類似羅馬人修筑城池工事使用的所謂羅馬砂漿,起到混合凝結磚石等建筑材料的作用。主要成分是熟石灰、黏土和細砂組成,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但是實際使用中的配比,主要視泥土的含砂量而定,同時增加熟石灰的比例,凝結作用會更好。
彼時城墻,基本都是三合土建造,也算是堅固耐用,尤其是滲了糯米汁的,更是堅硬如石,甚至不比后世水泥差多少。不過三合土終究還是不脫“土性”,最當不得豪雨浸泡,舊萬安軍城就是這么毀掉的。在隔水性這方面,倒是后世混凝土占絕對優勢。
趙獵當然不可能造什么水泥,他是見習警官,不是化學工程師。就拿到個配方,受時代與條件限制,也不可能造得出來。如果誰都能隨隨便便造出合格水泥,那把后世水泥廠當什么了?
“老郭啊,這付擔子就交給你了。”趙獵笑道,“我任命你為筑城監。重筑軍城,青史留名,筑城之功,行朝必賞。”
郭承貴搓搓手,神情興奮,倒不光為升賞,實在是筑城是當時一樁盛事,能主持一座城池的建設,勒石記名,實是一件榮譽無比之事。
正當趙獵與郭丞貴就筑城事宜細細商討之際,突然一個黑不溜秋的人影嘭地推門而入,氣喘吁吁:“報,報都統,不、不好了……”
趙獵回頭,皺眉道:“黑丸,何事驚慌?”
“新附軍降卒,不服甄別,鬧、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