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范、李恒為迷惑宋軍,竟未動用廣州十幾萬元軍,而是只率數千精騎,從湖廣繞遠道,以元軍正常調集兵馬南下安南宣慰司的狀態進入宣化,然后請調安南宣慰司及脫歡的兵馬,向雷州宋軍發動突襲。
趙獵深嘆:“好一個張弘范……是我們失策了。”
歐陽冠侯道:“眼下不是檢討的時候,我們要盡快拿出一個可行方案,解雷州之圍。”
施揚拍案而起:“那還商量什么,一個字——打!”
施揚提出立刻調集全部舟師,把駐扎于瓊管的龍雀軍尤其是火槍營全部運到雷州,協助張霸,據城而守,狠狠打擊來犯元軍。
“不要以為吃掉劉孝忠二千人馬,打殘張霸的海軍,就是打敗了龍雀軍,真正的龍雀軍甲等部隊還沒出手呢!”就在軍議席上,施揚拔刀刺案,大吼大叫,怒氣沖沖。
也怪不得他如此憤怒,這是龍雀軍自組建以來最大的敗仗,前后損失超過三千人馬及船只,而且還折了一員統制級別的將領。
自從雷州光復之后,龍雀軍進行了一次細化分級,即甲、乙、丙三級部隊制。
原白衣營、破虜營、忠順營、赤蛟營、武功隊、燕翎隊、海上戰隊及張霸、蘇景瞻之老營為甲等部隊。所有新降的新兵營為乙等部隊。而各州、軍、縣、鄉之團練鄉兵為丙等(即預備役)部隊。
其中甲等部隊戰斗力最強,裝備最精良,連阿里海牙都能干翻,是真正意義上的龍雀強軍。而乙等部隊則是由新降及被俘的新附軍及漢軍所組成的新兵營,多為當時宋軍的標準裝備,長槍弓弩刀牌之類,戰斗力與裝備都沒有可稱道之處。這樣的軍隊根本不能代表龍雀軍,無怪乎施揚如此憤怒。
不過歐陽冠侯倒是一笑:“施統制何須發怒,若張弘范認為這就是龍雀軍的真實戰力,存有輕視之心,豈不是予我可趁之機?”
施揚想想也是這個理,但對這場慘敗仍耿耿于懷。
而蘇景瞻、常泰、萬鐘等將則認為敵軍勢大,張弘范、李恒都是元軍兇名赫赫的名將,若聚兵于雷州與這等強兵悍將硬崗,弄不好海路一被封鎖,到時逃都逃不掉。最好趁元軍尚未斷掉海上通道,盡快將張霸所部全部撤回瓊州。然后引元軍渡海,在瓊管與敵決戰。
施揚對龍雀軍戰力信心十足,絲毫不懼與元軍在雷州決戰,同時他也認為雷州剛光復沒幾天,就被元軍趕出,太挫銳氣。
陳秉煊也不無擔憂道:“雷州是行朝光復的第一個大陸州府,意義重大,若未戰而棄,只怕崖城行朝諸公有所非議。”
趙獵沉吟半晌,聽到下面諸將還在爭論,屈指用力叩案喝道:“盡管因為臺風的關系,元軍舟師未能殲滅我雷州海軍,自身元氣大傷,但有情報顯示,廣州元軍開始動了。一旦廣州十余萬元軍盡數運來、不,只要運到一半,雷州張霸所部必難逃覆亡。所以是戰是撤,必須盡快定下。”
在一片“戰”“撤”爭吵聲中,突然一個驚人聲音響起:“末將提議,我軍不但要放棄雷州,最好連瓊管也一并放棄!”
爭吵聲驟停,一片齊刷刷目光朝發聲者看去——龍雀軍副都統制,江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