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沒等伯顏作答,諸臣里響起一個聲音:“尊貴的大汗,這樣的武器,我們也有。”
“哦?”忽必烈訝異看了那插話的大臣一眼,“桑哥,你在哪里見到我們有這樣的武器?”
一個頭戴鈸笠冠的色目大臣出列,舉笏向忽必烈行禮。
包括忽必烈在內,不分民族,所有元朝大臣都戴鈸笠冠,這種形如銅鈸的帽子,是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發明的。由于在忽必烈即位中察必皇后起到重要作用,加上忽必烈一向敬重皇后,所以無論上朝起居,都戴鈸笠冠,以示敬愛。
皇帝(大汗)如此,底下大臣自然紛紛效仿,于是鈸笠冠便成為元朝的朝冠。
這位色目大臣正是畏兀兒人參知政事桑哥,做為一個主管財政的大臣,居然比軍事統帥伯顏還了解武器,無怪乎忽必烈會感到奇怪。
桑哥恭恭敬敬回奏:“尊貴的大汗,微臣去歲任樞密院都承旨時,曾視察軍匠萬戶府,時萬戶布伯曾言,萬戶府新研制出一種武器,可用引火藥發射碎石鉛子,一擊數十彈,人馬俱傷。聽上去與李恒所言宋人的火槍火炮差不多,微臣想來……”
忽必烈既驚訝目視伯顏:“丞相,有這回事嗎?”
伯顏兼同知樞密院事,這軍械之事正歸他管。伯顏閉目沉思一會,道:“有。不過,這新武器怕是……”
忽必烈拍著龍案哈哈大笑:“好!好一個布伯,不愧是亦思馬因的兒子。宣他覲見。”
伯顏張了張嘴,見忽必烈興致正高,終究還是閉了口。
桑哥眼見獻策成功,龍顏大悅,心下得意。
蒙古從成吉思汗時代起,就特別重視武器制造,尤其是威力巨大的遠程武器。早年蒙古人每攻下一城必屠城,唯獨留下工匠不殺,征召入匠戶營,這使得蒙古軍隊戰力越來越強。到忽必烈時代,由于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兩位機械大師加入,在遠程武器如投石器上的成就,已超越宋朝。一個游牧起家的政權,在軍事科研上的成就居然超過文明發達的中原王朝,不得不令人扼腕興嗟。
約一刻時后,一個氣喘吁吁的色目人伏拜于闕下,高呼:“小臣布伯拜見大汗。”
此人正是軍匠萬戶府萬戶布伯,他也是亦思馬因的長子,亦思馬因死后,其襲父之職,目下是回回砲總管,主管回回砲的制造及新武器研發。
忽必烈目光灼灼盯著布伯身后的兩個力士抬著的大箱子,撫須笑道:“布伯,箱子里就是你研制的火器?”
“回大汗,是的。”
“打開!”
“遵命。”
箱子打開,內襯紅綢,當紅綢掀開,一個銅光閃亮、長約尺半、鼓腹細頸、口沿如碗的銃管形器物出現在元朝君臣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