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看著董宣道:“那些民夫勞役都已錄冊嗎?”
董宣說道:“有,陛下。”
劉秀道:“好,那些民夫勞役的家人,每家撫恤一千錢,糧米一石。”
“諾。”董宣應道。
隨即,劉秀問道:“邙山皇陵如何了?”
董宣聞言,說道:“外陵塌了一半,內部完好。”
劉秀點點頭,說道:“朕知道了,你去吧。”
“臣告退。”董宣應聲告退,在退出大殿時,目光下意識的瞥了一眼皇帝旁邊靜坐的太衍。
“大真人。”劉秀叫道。
太衍睜開了眼睛,問道:“陛下叫我?”
劉秀道:“大真人,昨日關中來報,說平陵、安陵兩地頻發黃風,更有地震預兆,不知大真人對此有何看法?”
太衍聞言笑道:“此事無礙,陛下。”
“哦?”劉秀有些奇怪,“大真人難道知道是什么原因?”
太衍道:“是,那只不過是有妖邪作亂,不過現下已經無事了。”
劉秀感興趣地道:“難道大真人早已留了后手?”
太衍笑道:“貧道是留了后手,但并沒多大用處,陛下可知驪山女仙嗎?”
劉秀眉頭一挑,“驪山女仙?”
太衍點頭道:“應該叫做‘驪山老母’,又名‘斗姆元君’。她法力高深,道德巍巍,有她在觀中鎮壓,料想沒有妖邪可以在觀中造孽。”
劉秀聞言,肅然起敬,但隨即便道:“那大真人可否不回關中,留在洛陽坐鎮呢?”
太衍搖頭道:“陛下,洛陽神都,只要有明主在位,便自有天命護佑,貧道留在這里也是多余....陛下難道忘了南方的太一觀么?”
劉秀明白了太衍的意思,道:“大真人要去南方坐鎮?”
“正是。”太衍笑道。
這時,殿外小黃門來報:“陛下,太史令求見。”
劉秀道:“宣。”
“宣太史令覲見。”小黃門尖利的聲音朝大殿外喊道。
不多時,太史令便抱著一堆竹簡走了進來。
“陛下,這是關于惡龍事件的全部記載,請陛下過目,是否可以入庫存檔。”太史令參拜過后,將懷中竹簡遞給一旁的小黃門說道。
小黃門將這些竹簡抱到了劉秀的桌案前,劉秀拿起第一卷竹簡仔細看了一遍。
隨后他便皺著眉頭問道:“這竹簡上只寫了‘洛陽震,邙山崩,洛水翻覆,黃河決堤,死傷繁五萬,房屋毀壞三萬余間,京畿良田皆被大水沖毀,洪水泛濫八郡之地...’并沒有提起什么惡龍作孽,
甚至連大真人他們降妖的事都只字未提。”
太史令道:“陛下,這正是大真人的主意。”
“什么?”劉秀目光看向太衍,“大真人,為何要將妖邪為禍的事,記載成一場普通的天災呢?”
太衍笑道:“陛下,作為國家正史,必須要這么寫。陛下若想記載惡龍之事,只可在皇家內部記錄一份文檔傳下便可。”
太史令此時也說道:“大真人說的極對,國家正史,乃是給后人看的。化妖邪為天災,使后人不必沉迷于鬼怪妖神等事。再說除了那惡龍,其余的災難與損失都是真實的數字,僅僅隱去了惡龍與仙人之事而已,對后世來說,利大于弊。”
劉秀聽完,頷首點頭道:“不錯,若正史中全是妖神鬼怪的記載,難免使后人沉迷于此。久而久之,皇帝、臣子、百姓人人都去鉆研鬼怪學說,談道參玄不事生產,便亡國有日了。”
隨后,劉秀將手中竹簡放下,道:“準,隱去惡龍仙神之事,以天災錄入正史,傳于后世。”
“另外,再將惡龍之事首尾寫一份詳細密檔,送入皇宮保存。”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