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殿內,太衍遞給桓恕一冊書籍,對他說道:“這是《洞虛天書》,共有九章,前八章列有三百種法術,第九章有三門神通。但只有全部參悟天書中的三百道法術之后,才能領悟那三門神通。”
桓恕接過洞虛天書,道:“弟子一定認真參悟。”
太衍點點頭,又道:“太一觀當設觀主一人,你為觀主。還要設‘尚令’與‘刑君’二職,共兩人,其下還要有七星道童,共七人。那尚令與刑君人選,如今還未出世。你的要務,便是尋找七星道童。”
桓恕應聲道:“遵令,只是祖師,這七星道童可有什么說法?”
太衍道:“七星道童需各有良善秉性,應是你這個觀主的弟子。你要收什么樣的弟子,不用我講了吧。”
桓恕聞言,笑著回道:“祖師之言,弟子明白了。”
“嗯,七星道童的道號,就按七星名號來取。”太衍說道。
桓恕應道:“遵令。”
此時,一身戎裝的耿秉帶著幾名手下走入了太一殿,一進來就朝太衍恭身行禮,“大真人。”
桓恕轉身行禮道:“耿將軍。”
太衍看著耿秉等人,問道:“你們是要回洛陽了嗎?”
耿秉點頭應道:“是的,特地來向大真人辭行。”
太衍起身道:“這一路多謝諸位護送,貧道感激不盡。”
耿秉朗聲一笑,說道:“大真人嚴重了,末將反倒認為是大真人在護送我們。”
“哈哈,令之。”太衍笑了一聲,開口叫道。
桓恕上前一步,道:“祖師。”
“我讓你準備的東西,都好了嗎?”太衍問道。
桓恕道:“已經準備好了,都在倉庫里放著。”
太衍點點頭,然后朝耿秉說道:“貧道準備了一些酒水干肉,將軍可命人去倉庫中搬取,帶在路上總比你們吃干糧好。”
耿秉連忙擺手道:“不敢不敢,大真人不必破費了。”
太衍看了一眼耿秉,笑道:“既然還叫貧道一聲大真人,就不要廢話,領命就是。”
耿秉無語,只能抱拳行禮道:“那就多謝打真人了,只是酒實在不能帶,行軍之時禁止飲酒。”
太衍大手一揮,說道:“你盡管帶上,暢快飲用,貧道保你到洛陽這一路平安無事。”
-
西湖,漢時并不稱西湖,而是叫‘武林水’或‘時圣湖’,為了方便,這里提前使用西湖一稱。
湖上一艘小船駛到岸邊,從小船上下來一人,麻衣草鞋,頭戴斗笠,肩上擔著一條布袋。
這人下了船,望了一眼前方河岸綠蔭中隱隱約約的殿宇樓閣,然后快步走上堤岸,朝那殿宇樓閣之處走去。
穿過林蔭小路,徑直來到一座宏偉莊嚴的道觀前。
在道觀大門的正前方,有一座高聳的漢白玉牌樓,牌樓的牌匾上寫著三個大字:太一觀。
過了牌樓,迎面便是巍峨的道觀宮門,宮門之上也有寫著‘太一觀’三個字的牌匾,在牌匾下方兩側,則掛著一對楹聯。
上聯是:春夏秋冬四季往復,不竭者日月星。
下聯是:風花雪月四時交替,不厭者天地人。
這人抬頭望著道觀宮門,可惜他卻不甚識字,眼前太一觀三字到是認識,那是因為看得多,聽得多。
但這對楹聯卻不認識了,不過這和他的來意沒什么妨礙。
他只是往道觀左右的林間看了幾眼,看到了四五座佇立的望樓,還有兩處軍營。
不用說,這些就是吳郡太守專門調撥的軍隊,他們是來專門護衛太一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