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三年九月,永州刺史趙同奉國師太陰真君之命,招募能工巧匠一萬余人,于瀟湘之畔設船廠,建造巨型八卦樓船。
至太和五年正月初,七艘巨大的樓船停靠在瀟湘江水之上。
每一艘樓船長有十丈,寬四丈九尺,共有三層。
下兩層設三個卦位艙殿,最下為坎、兌、艮三卦三艙殿。
中間一層設震、離、巽三個艙殿,最上層則設乾、坤兩艙殿。
太陰真君居于最中央的樓船之上,這艘樓船不僅有三層艙殿,頂層更設有兩儀宮。
兩儀宮中乾居于上,有清氣漂浮。坤居于下,有濁氣承載。
陰陽兩分,乾坤對立,太陰真君則居于中央,是為人先。
另外六艘樓船,分為**方位,圍拱在旗船六面,每一艘船上有六名道士各率六十名神策武士坐鎮。
太陰真君坐在蒲團之上,小道士傅恒立在一旁。
看著前方誠惶誠恐的趙同等人,太陰真君說道:“那些造船的百姓...”
趙同連忙道:“國師慈悲,那些百姓皆有發放銀錢糧米,妥善安置。”
太陰真君雙目中露出一絲有趣的神色,“銀槍糧米從哪里來?”
趙同答道:“有賴國師威名,永州豪紳無不受此感召,慷慨解囊。”
“哦。”太陰真君冷笑一聲,隨后道:“原來如此。”
隨即,太陰真君又說道:“不過,貧道這里還有一道敕令要發,你是永州刺史,就由你代勞吧。”
趙同小心翼翼地看了太陰真君一眼,問道:“敢問國師,是什么敕令?”
太陰真君淡淡一笑,問了一句讓趙同不明所以的話,“永州多蛇?”
趙同一怔,隨后點頭道:“回真君,永州四方群山中,的確多有蛇類盤踞。”
太陰真君又道:“柳河東的文章,你讀過沒?”
趙同訕笑道:“柳河東的大名,天下誰人不識,他的文章,下官自然是拜讀過的。”
太陰真君看著趙同,說道:“柳河東關于永州的辭賦,你知道是哪一篇嗎?”
趙同吞了吞唾沫,道:“知道,《捕蛇者說》。”
“背。”太陰真君道。
趙同左右看了看,然后開口朗盛背道:“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等趙同背完后,太陰真君朝他說道:“明白貧道的意思了嗎?”
趙同跪在地上,道:“國師恕罪,下官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太陰問道。
“明白國師是說永州賦稅太重,百姓民不聊生...”趙同低聲說道。
“哈哈哈!”太陰大笑,指著趙同說道:“好了,貧道要跟你說的,不是這些。貧道要你發一道敕令,讓全州之人入山捕蛇。捕蛇之后,送至此處,每十條蛇可抵一月賦稅,每百條蛇可抵半年徭役。”
趙同一驚,道:“國師,這...”
“這什么?”太陰真君目光看著趙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