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大多都在乎“誤會”,更在乎誤會帶來的隔閡。但是蘇昌和不是常人,別人如何看待他,他一點都不在乎。
佟童跟他道歉,他雖然也受觸動,但依然淡淡的:“到底是什么事?不要弄得我措手不及。”
佟童沒有回答他,而是正色說道:“姥爺,以后有什么事,我希望你能坦誠地告訴我,不要埋在心里,導致誤會越來越多。”
“我說過了,我不愿將口舌浪費在……”
“可是我會誤會你。”佟童打斷了他的話:“誤會了之后,可能不喜歡你。”
噫!~
蘇昌和倒吸一口涼氣,仿佛在說——后果還能如此嚴重?
他好像第一次明白這個道理。
佟童趁熱打鐵:“就比如,救我父親的時候,你是出了力的,問題出在張永明身上,是不是?”
蘇昌和目視前方,只顧嘆氣。
“姥爺,當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張永明北大畢業,這樣的人才,不管留在北上廣,還是出國深造,他都會成就一番天地。但是他畢業之后,居然回到了港城,也沒有進政府部門工作,成天在家里窩著——這些話,是他爸告訴我的。張永明是他一輩子的驕傲,兒子突然變得萎靡不振,這讓他很是焦慮,跟我們幾個老友吐露了煩惱。張永明消沉了一段時間,在那年秋天,他找到我,說是想到昌和當法務。那是在1992年,很多公司都沒有’法務‘這一職務,但是昌和就有。他說,想在昌和干幾年,積攢經驗,然后自己開律所。如果別人跟我這樣說,我肯定連理都不會理,還會把他給趕出去——怎么,就想把昌和當個跳板?跳向更好的地方?不過,張永明說這些話,我倒覺得他挺坦誠的。我跟他父親有很多年的交情了,就算在公司里白養他幾年都沒問題。張永明還說,他肯定會特別努力地工作,但是我只給他基本工資就行。那時,昌和在港城算是中等規模的廠子,公司里有幾個本科生,我都像供菩薩一樣供起來。張永明是北大畢業的,他的同事得知他的學歷之后,都在私下里偷偷議論,他是不是病了?不是身體病了,就是腦子病了。”
蘇昌和一口氣說了這么多,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歇一會兒。佟童給他遞上水,說道:“張永明精明得很,他進入昌和,不過是想找機會接近我媽媽罷了。”
“的確是這么回事,其實我老早就猜出來了,但是你讓我怎么拒絕他?再后來,他很快就結婚了,結婚的對象是我的遠房外甥女——你可能不知道,我和顧美榮的媽媽是表兄妹,并不是直接的表兄妹,總之,八竿子打得找吧!顧家人大多都是公務員,或者在醫院工作,都發展得挺不錯的,與我也有些來往。顧美榮長得跟你媽媽有幾分相像,性格也挺像的,跟個小辣椒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