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童回想了一番,張永明倒沒有做什么對不起他的事,反而幫助了他好多次。如果媽媽說的是真的,那張永明完全配得上“腹黑”兩個字,難怪佟童沒法跟他親近起來。
佟童給媽媽買了一部智能手機,從點滴教她如何使用。在做家務的間隙,蘇子珊就翻出“刺芒”里的文章,用心地看著。佟童自信滿滿地讓媽媽做出評價,蘇子珊卻毫不留情地說道:“要說實話?”
“那當然。”
“水平跟你爸爸差遠咯!”蘇子珊笑道:“你爸辦的是專業的文學期刊,你這個相當于故事會。”
……
不過,蘇子珊鼓勵道:“能辦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你辦雜志的初衷跟你爸爸完全不一樣,水平也不一樣。但是,如果知道刺芒還活著,他肯定會很欣慰的,肯定為他的兒子感到自豪。”
佟童這才找回了笑容。
“對了,桐桐,你辦這個也花了不少錢吧?我免費就能看,你怎么賺錢?”
佟童解釋道:“我有很多好朋友,他們免費幫我,所以就是宣傳的時候花了一點錢。至于收益嘛,現在什么都看流量,你只要點開鏈接,就算貢獻了流量,我就有錢可賺。”
“這樣啊……如今的世道真是變了呢。”蘇子珊的目光變得悠遠起來:“要說當年,我們也是在好朋友的支持下才把《刺芒》給辦起來的,那段時間大家都窮,但是窮得有志向,有骨氣,這樣一群人靠在一起取暖。不過,這樣的友誼也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張永明一走,《刺芒》被封,我們的友誼也走到盡頭了。”
蘇子珊還清楚地記得當年的朋友,她打掃衛生時,看到一張舊的港城晚報,就在上面看到了老熟人。那人是港城走出去的大作家,她出了新作品,港城當地的媒體進行了長篇累牘的報道。
蘇子珊帶著幾分驚訝和欣喜看完了那篇報道,兒子回家之后,發現她神色不對,又緊張了起來。蘇子珊指著晚報上的照片問道:“你認識她?”
“喬木?認識啊!她定居在國外,是個大作家,也是港城的驕傲。我認識一個教授,他跟喬木有交情,還跟喬木的侄女一起共事。他說,有機會介紹我跟喬木認識……大概他只是隨便客套吧!我可不敢奢望跟那樣的大作家搭上話。”
“原來……她變得這么有名了啊……”
聽到媽媽的呢喃細語,佟童好奇地問道:“怎么,她不出名的時候,你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