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朝廷州任自己為新息縣令的令旨以后,呂布所遣之上計吏,在戲志才派來護衛他的兩隊兵士之隨從下離開許縣,提心吊膽地往汝南郡境行去。
新息縣屬汝南郡,與江夏郡的北部接壤,也就是說,不管是回江夏郡,還是直接去新息縣上任,汝南郡界,都是這個上計吏必須要先入的,而汝南郡是孫策的州府、軍府所在,盡管在戲志才的交代下,及戲志才特地派來保護他的兩隊兵士之護從下,孫策肯定不會像孫暠那樣,拿他這么個上計吏解恨,但這上計吏前些時才經歷過當街險些被殺的事,關系到自家性命,又焉會不懼故而提心吊膽還是難免。而且事實上,這個上計吏他還真是不想就任新息令此職,此職一旦就任,他就成了孫策的直接下屬,那以后的日子可該怎么過便是孫策不殺他,但上到汝南郡府,下到新息縣的孫策部駐兵,卻可想見,必定是會各種的為難他
因此,他在往汝南行去的同時,遣從吏乘快馬,先程趕回平春,上書呂布,把朝廷任他為新息縣令的這事兒告訴了呂布,并詢問呂布,他要不要遵旨,去新息縣就任
數日后,這上計吏的上書到了平春縣。
呂布現下所控之江夏郡北部四縣,西陽、轪dai國、鄳ng三縣,都在山區,只有最西邊與南陽郡接壤的平春縣,周邊的地勢環境最好,宜於大軍駐扎,所以呂布把他的大營設在了此處。
呂布得了此吏來書,看完之后,半點也沒有體會到這個上計吏此時此刻害怕焦灼的心情,反而是非常高興,笑與近從說道“朝廷瞧我的臉面,任他做新息縣令,他卻問我,他要不要去上任,這是高興得昏了頭了么還用問我當然是要就任不僅要就任,這平春他也不必回了,直接便去上任就是”說著,親自提筆,給這上計吏寫了回書一道。
回書的內容是“君今為朝廷授為新息令,我聞知此訊,甚為君喜。然若無我識才善用,辟君上計吏,遣君赴許縣上計,君又豈能得此官耶新息大縣,令秩千石卻不知君在許縣朝中時,有無說我好話使我忠心令天子知、令車騎知、令朝中知詔令既已下,君無須再來平春,徑往新息就任則可。”
寫畢,呂布掂著毛筆,歪頭看了一看,覺得末尾的“就任”二字不太雅,遂濃濃蘸墨,將之抹掉,在底下位置換了個詞,改寫為“下車”,旋因“下車”兩字,想起了汝南的一個先賢,名列“八顧”之一的范滂,當年范滂被朝廷任為清詔使,將往出現饑荒的冀州巡查之際,他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為時人傳揚,於是乃又在改好的“下車則可”后頭,補上了一句,“攬轡澄清,追跡汝南之前賢,在此一時也”
自覺這一句補充得十分完美,示與從吏等看。
從吏們無不交口稱贊。
呂布丟下毛筆,自得撫須,笑道“都云我是當下名將,卻我難道只是個將才么我之文采亦頗有之文武雙全者,奉先是哉”即令人將此回書送去給那上計吏。
回書送走,呂布又傳軍令,命把在平春的高順、張遼等將召來。
等待高順、張遼等來的時候,他搓著手在堂上轉來轉去。
轉到堂門口,昨天剛下過雨,空氣濕爽,一陣舒適的風迎面輕拂,他略止腳,順著風抬頭起目,放眼院中,看到大樹郁郁,紅花綠草,蝴蝶翩飛,只覺賞心悅目。
好像是等了很長時間,實際上不過才小半時辰,諸將絡繹來到。
高順到時,見呂布滿臉喜色,便行禮過后,問他說道“明公似頗喜悅,順斗膽,敢問明公,是有什么喜事么”
呂布這會兒倒不著急說了,他已坐回席上,摸著肚子,賣了個關子,神神秘秘地說道“子向,當然是有喜事了。且等文遠諸君俱至,你們都到齊了,我再與你們一起說”
很快,接到軍令的張遼等將俱皆應召到至。
呂布乃從席上起身,不過這次沒下到堂中,立在主坐下的臺階上,負手顧盼下頭諸將,笑道“之所以忽然召請君等前來,系因我有一件大好事,要與君等說”
張遼問道“敢問將軍,是何好事”
呂布喜形於色,說道“我適才接到了叔德的來書,你們可知他在書中說了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