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迎戰荀貞,先穩住魯陽等縣,楊弘的對策至此,誠然堪謂輕重得當,緩急適宜。
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想到這樣一個整體的防御方案,楊弘也堪稱干才。
而且楊弘想到的還不止這些,他接著向袁術說道:“明公,除此‘輕重’、‘緩急’之外,要想守住南陽,最終擊敗車騎、劉景升之聯軍,卻還須得有兩件事要做。”
袁術問道:“是哪兩件?”
楊弘說道:“這頭一件便是犄角。”
“‘犄角’,卿之意是我當在宛縣城外另駐一軍,與宛縣縣城成掎角之勢?”
楊弘說道:“明公英明、弘正是此意。不過,卻也不必另調一軍來駐宛外,其實這犄角之勢,現成的就有。”
袁術很快就明白了楊弘的意思,說道:“你說的是酈國縣的郭汜部?”
酈國縣在宛縣西邊,與宛縣接壤,兩座縣城相距百里。郭汜部就駐扎在這一帶。
楊弘說道:“不錯,明公,弘正是這個意思。明公可即傳檄,令郭汜集中他的主力,屯聚酈國縣;如此,明公親自坐鎮宛縣,而外以郭汜部為宛縣之援,則即使魯陽失陷,又即便博望亦失,而只要有郭汜在酈國縣與明公東西呼應,以宛縣城之堅,以城中儲糧之豐,宛縣亦堅不可摧,無失陷之虞。”
楊弘此話說出,聽入袁術耳中,袁術覺得有點不對勁。
他琢磨了下,想到了這不對勁是從何而來。
按照楊弘剛才的防范策略,和他說的那些話,又是“擊敗”、又是“決戰”,本該是信心滿滿,卻話到此處,怎么變成了就算魯陽等縣被攻克,而宛縣也還是堅不可摧?
這分明是對守住魯陽和第二道防線沒有信心的表現。
他面色微變,看著楊弘,說道:“長史的意思是,魯陽和博望等縣恐怕擋不住荀貞之所部?”
楊弘稍作遲疑,卻也知道,在這等重大的軍情上邊,他不能對袁術有半句假話,便如實地把自己的判斷向袁術道出,說道:“明公,以李傕、郭汜之強,猶為車騎所敗,因以弘愚見,若指望魯陽和博望等縣就能夠擋住車騎所部,這只怕是有些困難。明公,魯陽、博望等縣,在弘看來,或許只能起到拖延車騎所部進軍速度的作用,最終還是要在宛縣一戰的。”
袁術大失所望,說道:“德業,你說來說去,宛縣最終還是要被荀貞之所圍!”
楊弘說道:“因是犄角以外,還有另外一事,明公也需得馬上著手去做。”
袁術說道:“什么事?”
楊弘應了聲是,說道:“明公,輕重是總體部署,緩急是迎戰策略,犄角是為保證魯陽、博望等縣丟失以后,我宛縣仍然無虞,但欲要打贏此仗……”他頓了一下,說道,“這另外需要明公馬上著手去做的事,即是遣使趕往鄴縣。”
袁術登時變色,說道:“奔赴鄴縣?德業,你是要我向袁紹小兒求救不成!”
楊弘起身離席,下拜堂上,說道:“明公,現在不是與右將軍置氣的時候了!若無右將軍相助,南陽必將不保;而若有右將軍相助,明公則非但南陽可以保全,車騎、劉景升也可敗之!”
袁術怒道:“怎么敗之?靠袁紹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