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妻吃了一驚,說道:“夫君欲叛降車騎?”
李業不快說道:“豈不聞乎,識時務者為俊杰也。宛縣已不能守,車騎部曲乃是王師,我這是見機識別務,撥亂反正,怎能叫叛降?””
其妻以為然,贊道:“還是夫君高明!”就從了李業的吩咐,親自去庫房,挑選寶物,以備獻給荀貞。
只獻寶物,只怕還不太夠保住性命,李業尋思,是不是可以正好趁袁術令他督城之一面的機會,等荀貞的兵馬到了宛縣城外后,派人悄悄出城,提前向荀貞表他愿降之意?
作出了決定,就等荀貞兵馬一到,他就派人出城投降!
唯恨無有兵權,卻是只能獻上自己,沒法獻城。
數日后,荀貞、孫策兵馬絡繹開到宛縣。
連著兩天,一邊建筑營壘,荀貞一邊調兵遣將,對宛縣城展開了三面包圍。
——從荀貞自許出兵,打魯陽開始,到現在為止,總共用時不到一個月,可謂勢如破竹。
宛縣城中,袁術接到了袁胤等人的急報,便把他而今唯一的謀主李業召來,向他問策,問李業說道:“荀賊兵已至,你有何守城之策?”
李業短眉揚起,鼠目睜圓,立於堂上的瘦長身形顯出奮張之態,揮舞手臂,慨然說道:“現無別策,唯如明公所言,死戰而已!城中糧秣充足,內外守卒萬余,憑此堅城,亦如明公所言,荀賊何懼之有?下吏雖文儒,愿披甲仗劍,身為先驅,為明公殺賊!”
見到李業這樣的忠心,袁術惶恐不安的心情,總算是得到了稍安。
李業回到家中,立刻挑了忠心的仆隸一人,把自己的親筆書信給他,——這信中所寫,除了愿棄暗投明,投降荀貞的內容之外,還有關於城內外具體城防情況的內容,命這仆隸做好準備,晚上出城,去求見荀貞,務必要把此信奉給荀貞。
然而就在這晚,李業的仆隸還沒出城,遙遙城西傳來大亂之聲。
李業聞之,慌忙令奴仆前去打探。
不多時,打探的奴仆回來,稟報李業:“大家,是劉將軍開了西城門,迎荀賊兵馬入城。”
李業勃然大怒,說道:“什么?”
這奴仆把話又說一遍。
李業氣急敗壞,上前去,奮力扇了這奴仆一個耳光,怒道:“什么荀賊?是車騎將軍!”
“荀賊”云云,本都是跟著李業學的,可李業是主人,他不講理也沒辦法,這奴仆不敢分辨,趕忙轉口,說道:“是,是,是車騎將軍。”
李業罵了句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