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形勢的確如袁紹所說。
一個公孫瓚所筑的易京堅固非常,不易攻下;一個劉和等人口服心不服,隨時可能叛變;一個張飛燕極有可能會馳援公孫瓚;再有就是荀成、樂進皆不可輕視。
打易京的這場仗,如果打的順利,自然一切不必多說;可一旦陷入苦戰,則也許就會如袁紹所慮,出現袁紹等不愿意看到的變局。
卻是沒有料到,主力兵馬絡繹都已到了、或即將到易縣外圍,各種軍資也都已經大體地運到了淳於瓊軍中,對公孫瓚的總攻至此已然是做好了充足準備,但袁紹居然又產生了疑慮!
曹操簡直無言以對。
奈何袁紹乃是“主君”,曹操也只好按住性子,摸了摸胡子,笑道:“本初!你所慮的這些,在我看來,皆不足慮!”
“哦?為何啊?”
曹操說道:“先說樂進、荀成部,貞之主力盡在南陽,青州、兗州之兵,無非虛張聲勢罷了!況則,你不是往冀東各郡都已增派援兵了么?樂進、荀成若果敢西犯冀州,料他們終亦無所成耳。”
“孟德,不可輕敵啊。樂進、荀成皆是荀貞帳下名將,俱善戰之士也。”
曹操不以為然,擺了擺手,笑道:“本初,我與貞之曾鏖戰於兗,因我對他帳下諸將的能力都還是較為清楚的。樂進驍果,固有名將之姿,然荀成,不過是個因人成事者罷了。本初,只一個樂進,只靠貞之虛張聲勢的那點兵馬,難道就能撼動你在冀東的防線么?”
“張飛燕狡悍,部眾數萬,勁敵也。”
曹操笑道:“自中山往易縣,有兩條路可走,一則自西而東,至易縣,一則先北入幽州,再從涿郡南下至易縣。后一條路的話,無論如何是也是繞不到淳於瓊部的后頭的,亦即,張飛燕要想抄淳於瓊部的后路,只有前一條路可走。那么,你若慮此,便先擇精卒,扼住中山通往易縣的東西向要道不就可以了么?”
“……劉和諸輩若作亂於內,奈何?”
曹操大笑說道:“劉和文儒,不知兵;鮮於輔、鮮於銀前從劉虞,以十萬眾而為公孫瓚數千步騎所敗,劉虞因是成俘,是鮮於輔、鮮於銀之寡謀無用可見!諸輩中,唯閻柔以勇名,但閻柔所仗者,烏桓、鮮卑之胡騎也,卻今蘇仆延等諸部胡酋多受你之封拜、厚賞,已然從附於你,則閻柔無用武地矣。此等諸輩,於我看來,土雞瓦狗耳,復足何憂?”
袁紹說道:“孟德,那你以為?”
曹操慨然說道:“本初,監軍所言,正我意也!現下是最好的殲滅公孫瓚、順勢取幽州的時機,這個時機不可錯失!”
袁紹目光轉向郭圖,問道:“公則,你怎么看?”
在這件事情上,郭圖也同意沮授和曹操的建議。
前線帶兵的是淳於瓊,如果這個時候把公孫瓚徹底消滅,進而獲取幽州,那么對郭圖他們這一黨而言之,當然是最好不過的。
他們將會成為最大的獲利方,冀州士人這一黨,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被他們徹底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