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溫和地說道:“伯符,你先起來再說話。”
孫策卻不肯起身,依然伏拜地上,說道:“明公,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前我已經數次向明公請求進討呂布,為我父報仇,然而因為討伐袁術乃是大局,為不使明公的離間之策失效,我於是乃聽從明公之令。卻現下宛縣已破,袁術已死,呂布已然成甕中之鱉,今如討之易如反掌,因我敢請明公允我往討之,為我父報仇雪恨!”
說到后來,孫策已是語帶哽咽,滿臉淚水,說著,他叩頭在地,把地板磕得通通直響。
沒有聽到荀貞的答話,孫策聽到腳步聲從主位響起,漸漸到了他的身邊,緊接,著一雙溫暖而有力的手臂,握住了他的胳膊,將他攙扶而起,——扶他起來的正是荀貞。
荀貞拍了拍孫策的胳膊,帶他到席前,叫他坐下,然后,荀貞自己沒有再回主座落座,而是負手在堂中踱步,與孫策說道:“伯符,我與汝父情同兄弟,我以前也對你說過,他不幸為呂布所害,仇,非但是你想報,我也一定是要為文臺報的,但有個問題你想過沒有?”
“敢問明公,什么問題?”
荀貞說道:“誠如你之所言,宛縣已破、袁術已死,呂布現已為甕中之鱉,若你我麾兵攻之,擒殺他如反掌之易,可是,殺呂布易,卻殺掉他之后,平春等四縣如何處置?”
“明公此話何意?”
荀貞說道:“平春四縣屬江夏郡,是江夏郡的轄縣,滅掉呂布以后,伯符,你說你我是在這四縣駐兵的好,還是不駐兵的好?”
“若呂布是為我軍所滅的話,那么既然消滅他的是我軍,則滅掉呂布以后,這四縣明公當然是可以留駐兵馬的。”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固是可以留駐兵馬,然江夏太守黃祖其人,你了解他么?”
孫策與黃祖并不熟,他遲疑了下,說道:“只聞他是出自江夏黃氏,其人頗有兵略,有人望,其余的就不太清楚了。”
“除了你說的這些以外,伯符,還有一點,便是此人生性剛強。”
孫策聽到此處,已然猜出了荀貞的意思,問道:“明公莫不是擔憂若留兵駐於平春四縣的話,黃祖也許會發兵來奪?”
荀貞說道:“他倒也不一定會直接遣兵來攻,但能肯定的是,他必然是不肯情愿把此四縣拱手讓給你我的,……伯符,此四縣對於江夏郡的重要性,不用我講,你也很清楚。”
江夏和汝南兩郡交界的地帶是山區,平春四縣,除掉平春以外,其余三縣正處在這片山區之中。換言之,這幾個縣實乃是江夏北部防范汝南郡南下入侵的關鍵所在。
這幾個縣如為江夏郡所有,那么靠著山區的屏障,江夏郡的腹地就會比較安全,可如果這幾個縣被汝南郡得到的話,那么就等同於江夏郡向汝南郡打開了大門,由此四縣出兵,汝南的兵馬可以暢通無阻,一路打到江夏郡的腹地、南部。
——現在呂布只是占據了這四個縣,黃祖就因為此四縣與江夏腹地間無險可守,而不得不處於十分被動的境地,試想之,若是這四個縣換落到汝南郡的手中,孫策、荀貞的后續援兵可是遠非呂布可比的,那甚至是源源不絕,則江夏郡還如何來守?
因此,這種情況下,只怕不管是誰來做這個江夏太守,都不會肯將此四縣讓給汝南,而都一定會千方百計,把此四縣拿到自己手中,才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