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攻打南城墻的冀州兵的攻勢,大約是到了最猛烈之時,那喊殺之聲、鼓角之音,比方才更是清晰。公孫瓚本就起伏的心潮,被這鼓聲、喊殺聲一催,更是難以抑制,他於是大步出堂,到了院中,又提著劍,舞將起來。
可是剛才他酒喝得太猛,酒勁上頭,一個不小心,卻是差點摔倒。
好在他畢竟身手敏捷,及時地反手一劍,插到地上,支撐住了身體,未有摔倒。
便就這么半跪在地,他舉目望向南邊喊殺聲傳來的方位,又嘆了一聲“恨也!恨哉!”咬牙心道:“等我滅了淳於瓊后,我定點兵北上,誓把閻柔諸賊悉數斬除!”
有起,就有落,不多時,猛烈的攻城結束了,那鼓角聲、喊聲聲隨之漸漸的低落下去,又過了一會兒,終至渺不可聞。
卻是真如公孫瓚所料,淳於瓊部的今日攻城,還是如此前的那些攻城一樣,依舊無功而返。
……
淳於瓊大營,議事帳。
剛剛從前線下來的諸將,奉淳於瓊的將令,紛紛來到帳中。
夜色降臨的時候,將校們到齊了,俱是校尉、都尉以上的將領,共有二三十人。
除武將外,前后來至的,還有十余士人,這些士人或是隨軍的謀士,或是淳於瓊幕府的大吏。
此十余士人,儼然以三人為首。
這三人,一人坐在左首上位,相貌嚴正,正襟危坐,此人乃是審配;另兩人坐在審配的對面,此二人相貌有些相似,是辛評和辛毗兄弟。
關於淳於瓊攻易縣此戰,郭圖能看得出來,沮授等當然也能看得出來,公孫瓚現在已是窮途末路,這一場仗,肯定是與公孫瓚之間的最后一戰,所以這場大功,沮授等自是不肯由淳於瓊、郭圖、辛評、辛毗等來獨占,遂於戰前,如郭圖建議袁紹任用辛評、辛毗為此戰之謀佐一樣,也向袁紹提出了他們的建議,建議袁紹用審配來做淳於瓊的參謀。
盡管時到如今,袁紹在冀州的根基逐漸已穩,已不像最先時候,極其需要冀州本地士人、豪強的支持,但冀州畢竟是冀州人的地盤,沮授等在冀州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故而雖就本心言之,袁紹實際上已是越來越偏向於郭圖等,可他也不愿使沮授等與自己產生離心,因也就同意了沮授等的建議,把審配也任做了淳於瓊此戰的謀佐。
亦即是說,目前淳於瓊軍中,單就謀士來說,共有兩個派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