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言辭便利,沒幾句話就把胡/平招供的經過講說一遍。
小夏、小任都是大笑,笑道:“如此說來,那武貴竟是立了一功啊!”
荀貞也覺得好笑,笑了幾聲,說道:“說起來,這武貴也被關了好幾個月了。他被關進犴獄時還是光和三年,今天已是光和四年了。小高,你回去給杜君說說,過幾天就把他放了罷。”
“是。”
高丙的態度很恭謹,回答這個“是”字的時候是伏席回應。——這讓荀貞略覺奇怪。
以前在繁陽亭時,高丙對待荀貞的態度也很恭敬,但是“恭敬”和“恭謹”雖都帶了個“恭”字,卻是兩個意思,前者只是“尊敬”,后者卻是“拘謹”。——荀貞自然不知他這點微妙的變化是因為進入高陽里后的所見所聞導致,盡管略覺奇怪,但因心中有事,也沒太多在意。
小夏、小任注意到了荀貞似有心事的樣子,問道:“荀君,胡/平已經招認,這是好事!你怎么卻好像不是很開心呢?”
荀貞深知:要想得到一個人的忠誠,不是給點好處就行的。你能給的好處,別人也能給,這樣得來的忠誠不可靠,還需要“感情的投入與付出”,至少要讓對方覺得你沒拿他當外人,也即“推赤心置人腹中”,這就需要時不時地“吐露心扉”。通俗點講,也就是實話實說。
這個“實話實說”的套路,荀貞早在去繁陽亭之前就在荀衢、荀攸、荀祈等等這些交好的族人身上用過很多回了,早就輕車熟路。他此時聞言,顧視了高丙三人一眼,老老實實地說道:“我也不是不開心。只是你們知道,我之所以令杜君等捕拿胡/平,為的是要將第三氏族誅。族誅,乃是大案,胡/平僅僅是第三家的一個賓客,只靠他一人的證言怕還遠遠不夠。”
“只靠證言不夠?……,那還需要我們再做些什么?”
荀貞換好了儒服,從案幾上拿起腰帶,一面往腰間纏,一面看著高丙,意味深長地說道:“若想將此案辦成鐵案,只有證言不夠,還需要有證據。”
高丙楞了下,隨即醒悟,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說道:“我回去后,定將荀君此話轉告君卿。”他們這些輕俠向來是以許仲馬首是瞻,所以只提了許仲的名字,沒說杜買。
荀貞提醒他:“不但要告訴君卿,也要告訴杜君。”
“是。”
“你們應該也知道些律法,只有郡中才有判定死罪的權力,縣中并無殺人之權,像族誅這樣的大案縣里更是辦不了的,遲早要報到郡中去,所以,在證言、證據這兩個方面,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萬萬不可出現紕漏!”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