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連著三天,荀貞巡視了五個亭部。第三天下午,在柏亭,剛從一個里中出來,準備往下一個里去的時候,有一人從里門外的田邊竄出,攔馬告狀。
荀貞為表示謙虛,出入里門的時候都沒有騎馬,正牽馬徐行,被嚇了一跳。隨從在側的許仲丟下韁繩,拔刀出鞘,箭步躍上,護在荀貞身前,嗔目喝道:“什么人?如此膽大,沖撞馬前!”許仲聲音原本低沉,這會兒大喝怒斥,如重錘擊鼓,加上橫刀在胸,殺氣騰騰。
那人駭然,被驚退了幾步,腿腳發軟,順勢拜倒在地,口中說道:“小人不敢沖撞荀君,是為告狀而來。”
鄉有秩有聽訟之職,有鄉民告狀,荀貞不能不理。他示意許仲退后,問送他出來的里長、里長老等人:“這是你們里中的住民么?”
里長、里長老不認識這人,皆道:“不是。”
那人說道:“小人是桑陰亭人氏。”
“噢?桑陰亭的?……,你要告誰?”
“小人要告桑陰亭新任亭長。”
桑陰亭就是第三氏家住之亭,因為受第三氏一案的牽連,上一任亭長被門下賊曹秦干辦了一個“見知故縱罪”,如今待罪獄中,等著被處死。上頭換了一個新亭長來。
荀貞問道:“你要狀告你們的亭長?他怎么了?”
“昨天,小人拿了幾斤米肉給他,他接受了。”
漢承秦制,對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便是接受幾斤米肉也不行,如果情況屬實,那么輕則罰錢,重則免職,乃至入獄。荀貞在任繁陽亭長時,就曾多次拒絕治下百姓的饋贈。
站在荀貞身后的本里里長、里長老面面相覷,皆想道:“荀君先滅第三氏,一曰之內,引領甲士,盡誅其賓客,格殺數十人,復捕四五百人,使亭部為之一空,繼又向郡中報殺兩百多人;今巡視鄉部,又斥責吾輩,威嚇我們說,要是不能把里中的貧家照顧好,第三氏就是吾等的榜樣。他實在是一個非常嚴厲苛刻的人!……,這個受賕的亭長怕是要倒霉了。”偷覷荀貞面色,見他面露笑容,不由心頭一跳,想道,“他為何發笑?是因為又可以大開殺戒的緣故么?”想到此處,不寒而栗,匆忙收回目光,垂手低頭,恭謹而立。
荀貞發笑,當然不是因為“又可以大開殺戒”,而是為了表示自己的親切。他不知道里長、里長老的誤解,自以為親切的環顧周近,見有越來越多的里民聞訊跑來圍觀,當下溫聲問道:“你拿給亭長的米肉,是亭長主動向你索取的?還是你有事求他?”
“都不是。”
“那是什么?”
“是小人見他初來,為與他結好,所以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