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荀貞在前,說話這人不敢太過放肆,如若不然,恐怕早就一怒躍起拔劍了。荀貞斥道:“胡言亂語甚么!明府在上,哪里有你說話的份兒?還不快叩首謝罪!”許仲也轉首瞪了這人一眼。這人不情不愿地伏地謝罪。
陰修嘖嘖稱奇,沒有因此惱怒,反而笑道:“貞之,你鄉中的豪桀真是勇敢之士。”經過這段插曲,再去看樂進時,他才想起了荀貞剛才夸樂進的前半句話:“你為奔師喪,千里冒雪獨行?”
“是。”
“不僅是壯士,還謹守弟子道,知孝。好,好!”
忠孝勇烈的人誰都喜歡,為赴師喪、千里獨行雪下絕對是個壯舉了,沒多少人能做到。陰修越看他越覺得歡喜。士子們亦竊竊私語,頻頻目注。陰修問道,“我聽你口音不似本地人?”
“小民乃陽平衛國人。”
“陽平衛國?那你為何會在這里?”
“因慕荀君之德,故追隨左右,以冀效犬馬之勞。”
這樣忠孝勇烈的人居然仰慕荀貞的德行?以至寧愿投其門下,效犬馬勞?士子們對荀貞又高看一眼。先有那個蒙面殺盜的壯士,又有那個“當提七尺劍,快意人生”的壯士,又有這個忠孝勇武的壯士,荀貞在西鄉只有幾個月,就能得到這么多勇士的投奔,他是怎么做到的?
陳群站在人群中,目光往樂進臉上瞧了瞧,又往荀貞臉上看了看。樂進、荀貞二人皆神色平靜。陰修問道:“追隨荀君左右?你在鄉中可有任職么?”
樂進搖了搖頭。
“如此壯士,怎可閑置?貞之,你應當給他安排個職務啊!”
“貞慚愧。鄉中吏員皆滿,諸職皆齊,目前并無空職。”
荀攸不知何時走到了鐘繇的身邊,微微拽了一下他的衣袖。
鐘繇頓知其意,心道:“貞之少學仲通門下,與公達交好。公達這是想幫他安插一下自家的人手,好方便曰后治鄉。”一個鄉中小吏不算什么,順手人情可以做得。他乃郡功曹,執掌一郡人事,郡縣之屬吏任命,無不經他之手,他人又天資卓越,記姓聰敏,微一思忖,便想起一個位置,說道:“西鄉游徼左球,去年助貞之剿滅外縣巨盜,本該按功升遷,因前太守入京,明府當時未至,故拖延至今,尚未論功。待他升遷后,以文謙之勇武忠孝,足可接任。”
荀貞大喜,一喜樂進能出仕郡中了,——游徼雖是鄉吏,卻歸郡里管;二喜游徼主管督盜賊,是個武職,和亭長一樣,也是可以借此招攬人手的,對他的大計十分有利。他忙示意樂進謝恩。樂進拜倒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