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熱的天,用甚溫湯。”荀貞納悶,想道,“今兒是怎么了?一個個都欲言又止的。”問她,“我走了多曰,舍里一切都還好?”
“好。”
“沒什么事兒?”
“沒。”
“那你愁眉苦臉的作甚!”
“沒、沒有啊。”
“還說沒有!”
“……,少君,你去隔壁屋里看看就知道了。”
荀貞出門,去到隔壁屋前,門沒鎖,推開來,見室內床上睡著一人。
——
1,會任之家。
西漢時,“長安中殲猾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城中暮煙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
到了東漢,刺客這個行當更加有組織化,有了專門的“會任之家”,也就是中間人,“受者十萬,謝客數千”,收十萬錢,給刺客數千。這些會任之家“重饋部吏,吏與通殲,利入深重,幡黨盤牙,請至貴戚寵臣,說聽於上,謁行於下。是故雖嚴令、尹,終不能破攘斷絕”。
有關會任之家的記述出自王符的《潛夫論》。王符卒於163年,則在靈帝朝時,此類會任之家大約還在繼續活躍著。
2,選士而論族姓,用人則必閥閱。
王符:“貢舉則必閥閱為前。”仲長統:“天下士有三俗: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一俗;交游趨富貴之門,二俗;畏服不接於貴尊,三俗”。仲長統生於光和三年,這個時候剛兩歲。
220年,曹魏代漢,陳群制訂了九品中正制。實際上,九品中正制的本意一是為了穩定政治局面,二是為了試圖改變漢末以來察舉的種種流弊,“蓋以論人才之優劣,非為士族之高卑”。直到魏晉之初,才學還是考選士人的重要標準。只是越發展越貴族化,最終成為了貴族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