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機敏,看出了張直想要叫人,箭步上前,抓住了剛才和張直眉眼傳話的那個大奴,橫劍架在他的脖子上,扭臉向堂上大呼道:“匹夫一怒,血濺五步。督郵一怒,血流半郡!堂上諸君想要試試吾輩的武勇么?”堂上沒有得力的人手,埋伏都在堂外,張直失色,不敢回答。
程偃提衣著履,大步登堂,趨入席間,仗劍環顧,發怒沖冠,臉上的傷疤猙獰嚇人,喝罵道:“哪個想試我老程的七尺劍?”他不善言辭,早就怒氣難以遏制,這時發作出來,一句話頂十句話。
堂上諸人皆失色驚懼,唯有躲坐堂下的遲婢美目中異彩連連。荀貞微微向她頷首,以謝她方才的暗示,趁機告辭,臨別持劍長揖,堂上諸人再無一個敢輕視小看於他,全都忙不迭起身回禮。有幾人起身太倉急,把案幾上的酒樽、食盤帶掉地上,酒水、菜肴四濺,“嘡啷啷”響聲一片。
小夏放開那個張家奴。堂外的奴婢、從人里有一個恰是那個曾在郡府里以鼻孔對人的費暢手下小吏,小夏拿劍頂在他的頷下,嚇唬他,問道:“今夜知道督郵發怒的樣子了么?”這小吏嚇得癱軟地上。小夏哈哈大笑,在堂門口接著荀貞,和程偃一前一后地護著他,由小任在前開道,四人揚長而去。
堂下的歌舞女被嚇得暈倒過去的都有,剩下的也坐在地上,半晌起不來。
堂上,張直諸人失魂落魄,相顧無言。
南部督郵事不關己,最先回過神來,暗驚:“荀家子門下,怎有恁多勇士?”
他不知道,只要選對了人,推心置腹,以恩義結之,便是懦夫也能奮勇護主。就比如程偃,絕對不算是一個勇士,昔曰在被高素欺凌時,也從來沒想到過要反抗。可和小任、小夏等一樣,他卻是一個知道報恩的人,所以在受了荀貞的大恩后,能夠在今夜這樣的時刻挺身而出,拼死相報。
——
1,今人聞呼其名,其不怒罵者幾希。
這話是宋人說的,出自費袞的《梁溪漫志》。
2,聞你弟婦體長,必善舞蹈,何不召來共飲。
夏侯惇干過類似的事兒:“夏侯惇為陳留太守,舉臻計吏,命婦出宴,臻以為‘末世之俗,非禮之正。’惇怒,執臻。既而赦之。”
相比張直,夏侯惇這件事做的更過分。好歹費暢是張直家的賓客,衛臻是“計吏”,是下屬,又是衛茲之子,曹艸起兵討董卓,衛茲出了很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