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的兵制,西漢承襲秦制,以征兵為主,到了東漢,轉以募兵為主,尤其在內地郡縣,征兵制基本廢馳。募兵制的主要特點是:在需要時,各州郡縣的長官可自行募兵,組織武裝,以充實兵力之不足。
荀貞說的這個“虞升卿”,名叫虞詡,是安帝、順帝時人。安帝時,朝歌民亂,他被任為朝歌縣長,上任伊始,即“設三科招募壯士”,能攻劫者為上,傷人偷盜者次之,游手好閑者再次之。招了幾百人,悉免其罪,使他們相助殺賊。
荀貞連上三策,“召縣吏來見”、“清洗城內”、“明晨募兵”,有條不紊。縣令漸漸安下了心,感激地對他說道:“幸有君在!幸有君在!”
荀貞松了口氣,心道:“總算安撫住他了。”說實話,剛才見縣令驚恐過度的樣子,他還真怕他會棄城逃跑。
見縣令暫時安定下來,他說道:“諸吏應快到了,縣君請更衣吧。”
“對,對。”
荀貞幫著縣令穿上官袍,帶上冠帶,插上寶劍。縣令對鏡自照,自覺有兩分英武,勉強抖擻振作,與荀貞出室,去官寺正堂。
來到堂上,坐不多時。縣尉劉德,功曹李艾、廷椽胡勉、才被拔擢為主簿不久的秦干及劉儒、謝武諸吏悉至。
眾人分主次尊卑落座,縣令正要說話,堂外腳步匆匆。
諸人看去,見十二三人披甲攜刀,打著火把,迎風雪至,到堂前,羅列跪拜階下,齊聲說道:“仲(禽、褒、素、鞏)等拜見荀君,拜見縣君。”
堂上眾人不知今夜變故,先被縣令深夜召來已是狐疑,現又見這十數殺氣騰騰的披甲壯士跪拜堂下,更是驚詫,相顧愕然失色。
一時間,堂內無聲,堂下殺氣沖天。風卷密雪,撲簌庭樹。燭光、火把光,雪光、月光,交融匯聚。極遠處,似有搔亂傳來。
——
1,荀貞說的這個“虞升卿”,名叫虞詡,是安帝、順帝時人。
劉陶也做過類似的事兒。
“陶舉孝廉,除順陽長。縣多殲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氣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殲臧,於是剽輕劍客之徒過晏等十余人,皆來應募。陶責其先過,要以后效,使各結所厚少年,得數百人,皆嚴兵待命。於是復案殲軌,所發若神”。
“漢末各地方軍閥紛紛募兵自強,并且行之若素,大概即緣於這樣一種不成文的通例。”
2,棄縣逃跑。
“(黃巾)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