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堂前召來小任,低聲耳語幾句,背著堂上諸人,從懷中取出波才、波連黨羽的名單,交給他,說道:“去吧,將戲君請來。”
“這一場大功勞”他正是想送給戲志才。
……
小任出了太守府,騎馬去戲志才家。叫開了里門,來到戲家院外,下馬敲門。
戲志才與妻子剛剛睡下,披衣而起,出來開門。
小任與戲志才見過多次,行個禮,開門見山地說道:“府君有召。”
今天陽翟城里亂了一天,人人自危。夜聞敲門之聲,已讓人生疑;聽是太守相召,越發古怪。里諺云:“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這大晚上的,太守相召作甚?
戲妻在室內,只聽到了小任說話,不知來者是誰,甚是擔憂,見戲志才回到屋里,拽住他的衣袖,不想讓他去。
戲志才大笑說道:“你自嫁給我后,饑一頓飽一頓,吃了多年的苦。今夜,我要借貞之之力,致於青云之上了,以后可以錦衣玉食地養你了,你卻怎么反而阻我?怎么?你寧愿吃糟糠,不愿食膾炙么?”
“夫君此話怎講?”
“小任你不認得么?他是貞之家的賓客。此必是貞之薦我,故太守有召也!”
“荀君?荀君不是掛印歸家了么?”
“今曰城中亂了一天,晚上貞之到郡,顯然是太守遇到了大麻煩,無計可施,因復請他歸朝。我剛才問了小任,貞之剛到郡里不久。他方到郡府,太守即召我入見,如此急促,說明你的夫君我,要得郡朝大用了!”
戲志才智謀過人,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出仕,不是沒有出仕之意,而是因為出身貧寒,沒有機會。
此前,荀彧、荀貞雖然先后舉薦過他,奈何時任太守的陰修給的職位太低,他雖為寒士,自恃才高,卻也不屑去要,今夜小任奉太守命令前來請他,他從蛛絲馬跡中判斷出:這一回必是能得重用了,故而毫不猶豫,當即令妻子取來冠帶衣服,穿好,又從墻上取下荀貞贈給他的百煉寶劍,坐在床上,抽劍出鞘,對著室外的落雪,彈了一彈,吟道:“藏劍十年兮,一朝露鋒!”
從他讀書至今,整整十年了。
他辭別妻子,帶劍出了院門,問候在院外的小任:“貞之有何交代?”
小任把太守緣何召他的經過說罷,拿出名單,呈給他:“這是荀君查得的城中波才、波連黨羽名單住址,荀君說,請君先看一遍,暗記下來。”
這要換個別人,如荀彧、荀攸、陳群,可能當場就會翻臉,以為荀貞是在侮辱他們。戲志才不介意這些,他唯一在意的是自己的才能能不能得到發揮,壓根就不推辭,接過名單,就著小任打的火把光芒,快速瀏覽了一遍。他記姓好,看完就記住了,對小任說道:“走罷!”
去太守府的路上,他細問了潁陰的情況,神情變得嚴峻起來,嘆道:“我向來自負智謀,與貞之相交數年,今曰方知他遠勝於我。”他嘆的不是荀貞在潁陰的應對處置,而是荀貞竟然早在去年,甚至是前年就未雨綢繆,查清了波才、波連的黨羽,這份“遠見”讓他嘆服。
他不由想道:“前年,貞之巡行郡北,至陽城時,似對鐵官徒甚感興趣。莫非,他那時就看出了太平道將要造反么?”
……
在太守府門前,戲志才、小任碰見了一個人。
小任認得,是荀貞去年留在陽翟的一個輕俠,很奇怪,上前問道:“你來此作甚?是聽說了荀君入縣,所以前來拜見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