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急忙轉目遠望。
一人手提雙短戟,躍上了鼓車,眾目睽睽下,奮起一戟,刺中了波連的脖頸。
夜雪下,波連丟下鼓槌,右手捂住傷處,踉蹌兩步,回頭向后看,像是想看是誰襲擊他,看清了后,倚著大鼓坐了下來,伸出左手,指著這人,也不知說了句什么,諸人沒有聽到,只見那刺客一個箭步上前,用左手戟挑起波連的下巴,右手戟毫不留情地又從正面刺入了他的脖中。
短戟拔出,在莊外的荀貞等人都看到一股鮮血如噴泉般從波連的脖上涌出。刺客提前側開了臉,血落在他的衣上。這一幕,震驚住了周圍的波家賓客、道眾。片刻后,二十余人一邊驚怒大罵,一邊各提刀劍矛戟,撲身上來,圍攻於他。
這刺客立在鼓車上,舉起短戟,往不遠處投擲。
眾人看去,他投擲的目標應該是波才。波才似沒想到這刺客會突然發難,愕然地立在原地沒動。
荀貞等人提心到口,看這短戟下落。
文聘大叫一聲:“哎喲,可惜!”眼看這短戟就要刺住波才,卻被他身邊的一個護衛拼死擋住。
那刺客手里還有個短戟,只是這時圍攻他的那些人已經殺到,無暇再刺波才了。他從鼓車上跳下,抽出環刀,一手短戟,一手執刀,闖入人群,前突后殺,大呼酣戰,須臾間,已有四五人死在他的刀、戟之下。
文聘兩眼放光,叫道:“真勇士也!”央求荀貞,“荀君,快殺進去吧!不能讓這個勇士就這么死了。”
荀貞對荀攸、戲志才、王蘭說道:“君等且留在莊外,替我指揮。”反手將佩刀抽出,令左右:“波連已死,不能使刺波的功臣陣亡。隨我殺進去!”一馬當先,文聘、許仲、小任、程偃隨后,并及數十賓客騎士,一眾人殺入莊內,趕開郡卒,大呼沖殺敵陣。
波連驟然遇刺,鼓聲停下,前邊的道徒、波家賓客停下呼叫,驚訝回顧,見陣后鼓車邊兒混亂不堪,不知出了何種變故,荀貞、許仲、文聘、小任、程偃諸人又在這個時候沖殺進來,后邊沒了指揮,前邊有騎士沖擊,頓時亂成一團。突又聽到前邊沖來的這些騎士大叫:“波才、波連死了。波才、波連死了!”又聽沖在最前的那個英武年輕人高叫:“荀貞在此,還不速降!”
聽聞主將陣亡,沒了主心骨,道徒、波家的賓客勇氣頓消,喧嘩大亂。
荀貞、許仲、文聘、小任、程偃沖入他們陣內,趁機揮刀亂砍,勢如破竹。
文聘記掛那個刺客,帶著自家的騎奴徑奔到鼓車附近,沖開圍攻者,把這刺客接出。
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死傷在這刺客手下的波家賓客、道眾已有十四五人。
文聘伸手想把他拉到馬上,這刺客不肯,叫道:“殺波才!”
文聘轉馬,帶著眾騎奴又奔向波才。
大勢已去,波才恨恨地戟指怒罵刺客:“劉鄧小兒,殺我胞弟,壞我大事!恨不將汝萬刃分身!”又指著在遠處沖殺的荀貞,罵道:“荀家小兒,早晚取你人頭。”帶著人轉身逃跑。
文聘試圖攔下他,反被他留下斷后的賓客、道徒拼命阻住,追趕不及,眼睜睜看著他與親信、死黨們消失莊后。
刺死波連者,正是劉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