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暢不敢直視荀貞,自然是因為后悔當初挑撥張直與他作對,今在城上見到了他的勇猛,害怕他尋機報復。
荀貞注意到了他的異樣,不過沒放在心上。他不是睚眥必報的人,也不想在守城的關頭與費暢、張直內斗。
文太守邀他重回城頭,他恭謹地說道:“明府請先上城。待下吏看過傷者,隨后就上去。”
文太守說道:“對,對!今你出城擊賊,你家賓客功不可沒。我要重賞!”吩咐主簿王蘭,“凡從荀卿出城擊賊者,一人賞萬錢,傷者加倍,亡者再倍之。”
文太守盡管剛愎自用,有著種種的缺點,但有一點不錯,不是守財吝嗇之人,為了激勵郡卒作戰,他早命人從府庫里搬出了數箱金餅、幾十箱銅錢,就放在城下。
王蘭接令,帶了兩個小吏小跑著去拿錢。
借這功夫,荀貞放下長矛,來到賓客中,一一細看傷者的傷勢。
賓客們穿的鎧甲有的是從沈馴家抄出來的,有的是荀貞自掏錢給他們買的,有的是前幾天從郡中武庫里拿的,俱為精品。借助精甲保護,負傷的那十來人除了三人外,傷勢都不太重。主管醫曹的醫曹椽以及醫曹史等醫曹的吏員們親自動手,給他們檢查傷勢,敷藥裹創。
荀貞撩起衣甲,便在門洞內,沖著環繞身邊的賓客們行了個禮,說道:“今曰首戰,所以能大敗賊兵、來回破賊陣十余、得勝歸來者,悉賴諸君之力。賊兵數萬,圍我郡府,城一旦破,你我固不能免死,這滿城的百姓也要受兵火之災。貞替滿城百姓謝過諸君了!”
許仲、劉鄧、江禽、大小蘇、大小高和諸賓客們怎敢受他的禮?忙不迭還禮。只聽得鎧甲、兵器連連碰撞,上百人跪拜在地,齊齊伏首說道:“君厚養我等多年,視我等如兄弟親族,我等無不感激涕零,久有為君效死之心。今為君效死之曰!”
荀貞是為滿城百姓謝賓客,賓客則是為他效死。
荀攸、戲志才、鐘繇、杜佑等見到這一幕,面色各異,想法雖然不同,但大概的意思一樣,都是在想:危難見忠臣。今遭亂事,數萬賊兵圍困我城,決生死於陣前,出城這么一會兒,已經陣亡了兩人,傷了十余人,但這些人卻還不離不棄,甘愿效死,荀貞可謂善得人心者。
亂世里想出人頭地,謀略、武勇很重要,得人心更重要。
荀貞亦跪拜在地,與諸賓客們相對一拜,起身時,眼中含了淚水,悲痛地說道:“左權、孟春不幸陣亡。孟春好擊劍,昔曰他從我在陽翟督郵舍時,我倆常比試劍技。左權能飲酒,我還記得上次咱們在一塊兒喝酒,他把我灌得大醉。今天,我把他倆帶出了城,卻沒能把他倆帶回來,陰陽從此兩隔,人鬼從此殊途。嗟乎,悲歌可以當泣,遠望不能歸來!”
他抽出環首刀,斜指門洞外的天空,向天說道:“二君英靈不散,請聽我言。左君家有老母,孟君幼弟尚小。今妖賊叛亂,大逆不道,若敗,我與二君相見於蒿里;若勝,汝家人我自養之!”
他這一番話不是作偽。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西鄉的這些輕俠追隨他很久了,彼此熟悉,與黃巾軍的戰斗剛剛開始就陣亡了兩人,他心里確實很不好受,真情流露。
賓客們深受感動,有和左權、孟春交情好的,也不覺淚流涕泣。
劉鄧看不慣,把紅旗插在地上,一手握住旗桿,一手按在刀上,嗔目呼道:“人誰無死?吾等潁川男子,清白丈夫,從荀君殺賊,死在賊手,死得其所!爾等何必如婦人涕泣?”
他這一聲大叫,叫得正是時候,荀貞固然是真情流露,但在看到一些賓客也流淚涕泣后,不免有點擔憂士氣受損,順勢擦去眼淚,肅容說道:“阿鄧所言甚是!昔年伏波將軍馬援嘗言:男兒當馬革裹尸還,豈能臥床死在兒女手?左、孟二君今與吾等并肩殺賊,死在戰場,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