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到處都有。沒有木材,可以掘土。壘成土丘,高臨城內。特別在長期圍城時,此法最為合用。”
文聘問道:“為何?”
荀貞轉述他從兵法上看來的內容,說道:“屯大軍於城外,不但你攻城,城內可能也會主動出擊,來進攻你。因而,在攻城之時,不能只想著攻,也要想著守,要把營地扎好,一定要在營外挖掘溝塹,以防敵人突襲。挖掘溝塹的土,正好用來筑造土丘。此是一舉兩得。”
“不能只想著攻,也要想著守,……,以防敵人突襲”。
這幾天守城,荀貞兩次帶隊出城突襲黃巾軍,都取得了較大的戰果。文聘、許仲、程偃諸人對此印象深刻。此時聞得荀貞此言,皆深以為然,文聘說道:“原來如此!”
“除此之外,壘土丘還有幾個好處。”
“噢?什么好處”
“首先,土丘不比望樓,不易毀壞。其次,土丘壘成后,可以遣派蹶張士、弓箭手上丘,居高臨下,向城內射矢,配合步卒進攻。再次,又如果城堅南下,而同時我軍士卒眾多,還可以把土丘慢慢延長至城下,使士卒可以通過土丘直接向城頭發起進攻。”
沒想到壘造一個土丘還有這么多講究,文聘、程偃、許仲諸人佩服之極。
程偃說道:“還好攻城的是波才那個豎子,不是荀君你啊!要不然,陽翟怕早就被攻陷了。”
荀貞哈哈一笑,說道:“這些都是我從兵法中看來的,紙上談兵罷了。”拍了拍立在他身側的鐘繇、荀攸,又往城內正在挖掘地道的戲志才處指了指,繼續說道,“要論破敵制勝,還得元常、公達、志才啊!”
荀攸一直在觀察黃巾軍的營地,此時突然說道:“貞之,賊兵將要聚眾進攻了。”
城外,從波才的中軍營地里,奔出了數十騎,都打著小旗,分散馳入前軍各營。他們經過處,原先橫七豎八躺在地上休憩的黃巾士卒紛紛起來,不多時,整個的營地上升起了數十道炊煙。
以這幾天守城的經驗來看,在他們吃過早飯后,就會發起新一次的攻勢了。
荀貞、荀攸、鐘繇對視了一眼,三人同時點了點頭。
“就是現在?”
“就是現在。”
荀貞從懷中取出在太守府時寫好的“降書”,遞給鐘繇,說道:“元常,此去深入賊穴,務必要小心謹慎!”
依照戲志才的計策,先“詐降”,再“出擊”,并且“詐降”要在黃巾軍發起“最后一次”攻勢之前,以泄其氣,那么,現在就是“詐降”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