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正,波才中軍的戰鼓再次響起。
先前去到中軍的那幾十個騎士絡繹馳出,各順原路返回。
他們馳出后不久,又有數十個騎士拿著小旗從中軍出來,分頭奔赴散布在東城墻外的各營。
這些騎士馬不停蹄,穿過一個又一個的營地,沿路揮舞小旗,似乎在高叫些什么。凡是他們經過之處,黃巾軍的士卒們紛紛集結。從城上望過去,整個黃巾軍的營地一下子沸騰了起來。
一個個的黃巾士卒就像浪花,匯成小溪。一股股的小溪又在本營小帥的驅趕下,趕到預定的集合地點,匯成河流。繼而,一條條的河流又在本部將校的帶領下,互相靠攏,匯成滔天的海洋。
半個時辰后,東城墻外所有的黃巾士卒都進入了備戰的狀態。
與此同時,其余幾面城墻外也響起了鼓聲。伴隨著鼓聲,這幾面城墻外的黃巾軍士卒也開始了集結。不過和東城墻外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全軍動員,只集合了大約一半的人馬,剩下的則留為了預備隊。集合起來的這一半人馬又各自分出了一部分,就像百川歸海一樣,繞過城墻,匯入了東城墻外。
東城墻外的黃巾士卒本就最多,此時得了其余幾面城墻外友軍的支援,人馬愈盛,聲勢愈大,粗算下來,怕已不下有四萬之眾。也就是說,差不多有一半的黃巾軍士卒都在此處了。
誰都能看得出來,黃巾軍即將要開始進攻,并且,他們主攻的方向依然是東城墻。
……
城外不復方才的安靜,數萬人叫嚷呼喊,人聲鼎沸。
波才中軍的鼓聲停了一下,旋即復又響起。
這回響起的鼓點十分急促,如雷雨落地,激昂奮發。
東城墻外的數萬黃巾士卒齊齊回首,望向中軍。沒有半點預兆的,他們把手中五花八門的兵器高揚舉起,大聲叫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連呼三聲,呼聲振地。
“帶頭擊鼓、高呼的那人,是波才么?”
被荀攸提醒,城頭諸人這才發覺,在波才中軍里一字排開的數十輛鼓車上,最前一輛中不知何時換了一個.上身的男子。
本朝承平已久,郡吏、豪族的家長和子弟何曾見過這等聲勢?一個個面無人色。
便在此時,戲志才卻大喜過望。
他說道:“我軍勝矣!”
文太守顫聲說道:“先前賊營諸將入中軍,右兵曹史云:‘只要半個時辰內賊軍不出兵,我軍即勝之易矣’。依今看來,賊軍雖是在半個時辰后才出的兵,然而軍容鼎盛,氣勢如虹,絲毫沒有‘再而衰’的樣子,我軍恐怕勝之不易。當此之際,右兵曹史緣何反言我軍勝矣?”
戲志才指了指天空,笑而不言。
諸人仰頭望天,唯見長空萬里,云霞朵朵。
黃巾軍士卒齊聲大呼的時候,郡丞費暢如聞驚雷,差點被嚇得當場失禁,好不容易緩過神來,猶覺雙腿麻軟,胸口砰砰直跳,站立不穩,直想往地上癱坐,幸好他身邊一人反應快,及時抓住了他,這才免了他當眾出丑。他哆哆嗦嗦地問道:“右、右兵曹史手指指天,是何意思?”
荀攸笑道:“志才的意思是,天將暮了。”
初春天短,此時已快酉時,最多再有多半個時辰,暮色就要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