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波才似乎在調動河外的黃巾軍,催促他們上前,大約是想過河救援。
奈何河上橋少,河內的黃巾士卒早已把浮橋占滿,根本沒有河外援軍的落腳地。河外援軍甚至到不得近前。
再遠處,雖然因為夜色冥暗,瞧不太清,但隱約可以看到,黃巾軍的營地起了一陣陣的搔動。
……
荀貞觀看片刻,心中有了定計,令道:“傳令,紅旗向西、黑旗向西。”
聽完他這個命令,荀攸、戲志才齊聲笑道:“波才今夜敗矣!”
向西,就是向城墻的方向。
荀貞下達這個命令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許仲、江禽、劉鄧、高素等人驅趕河內的黃巾軍過河,從而以此攪亂河外黃巾軍的主力,待攪亂后,再帶人出城趁勢出擊。黃巾軍是烏合之眾,沒甚么軍紀約束,不亂的時候還能一打,只要一亂,人再多也是砧板上的肉。
……
河內數千黃巾軍,彼此踐踏,或從橋上逃命,或會水的從河中逃命,逃到對岸的約兩千來人。
兩千來人,蒙著頭不要命的奔逃,登時將波才布置在岸邊的一線隊伍沖散。波才倒是看出了不對,在試圖救援對岸無果后,當機立斷地下了軍令,命令“凡逃過河、亂我陣者,殺”,奈何他麾下的不是百戰精銳,面對“自家袍澤”,同為太平道信徒,很多人下不了手。
一線隊伍被沖散,緊接著,二線、三線悉數全被沖散。
從城頭遠望,夜色里,城外數十里的平原、田野,到處都是亂成一鍋粥的黃巾軍。
荀貞整束好衣甲,戴上兜鍪,放下遮面,佩好環首刀,伸手接過程偃遞來的長矛,沖戲志才、荀攸、鐘繇、郭圖諸人行了個軍禮,說道:“諸君請在城頭觀吾破賊。”
……
離荀貞諸人所在地方不遠的一個垛口前,一個少年翹著腳尖,趴在垛口上,目瞪口呆地看著城外,喃喃自語地說道:“地道的作用竟然這么大?”
他看見荀貞披掛整齊地下城,急忙拿起放在身邊的長劍,招呼近處的伙伴,飛快地跑過去,叫道:“荀君、荀君!帶上吾等吧,吾等也要出城殺賊。”
荀貞頓下腳步,轉臉瞧去,這少年卻是徐福。程偃也還記得他,哈哈笑道:“你這‘短兒’,人尚不及劍長,也嚷嚷著殺賊?”
徐福怒道:“昔項橐七歲為孔子師,甘羅十二為秦上卿,我年少怎么了?亦有報效漢室之心,疆場殺賊之志!你若小覷我,來來來,且試試我手中七尺劍。”
荀貞莞爾一笑。
這要換個尋常孩童,他可能會勉勵幾句,也可能會笑罵幾句,但對徐福,他先入為主,格外高看一眼,當下拿出與同齡人對話的態度,正色說道:“你有此志甚好,然今夜殺賊主要得靠騎兵,你會騎馬么?”
徐福楞了下,沮喪地搖了搖頭。
“那就先學會騎馬再說!”
……
出城的部隊早已準備完畢。
荀貞門下的賓客當前,余者在后,集合了一千五百人,集全城之馬,騎馬者約六百多人,剩下的是步卒。
城門打開,荀貞一騎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