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波才大敗。
先是東城墻外的黃巾主力,接著是西、南、北各面城墻外的黃巾諸營,兵敗如山倒,七八萬青壯、老弱、婦孺丟下兵器,扔下旗幟,夜色中,漫山遍野地擁擠奔逃。
荀貞率部追擊,直殺到天亮方才折轉回城。
回城的路上到處是黃巾軍士卒的尸體,尸積如山,血流成河。尤其是城郊,護城河都被染紅了,因為掉入河中的尸體太多,水為之不流,散布在河內外的尸體少說也得有一千多具。
馬不停蹄地追殺了一夜,便是鐵人也會疲憊,何況荀貞?
自黃巾圍城以來,連著六天六夜,他沒有下過城頭,在指揮郡卒部署、防御的同時并且數次身先士卒地率領賓客出城突襲,體力早就透支了。
然而此時此刻,他的身體雖然已很疲憊,精神卻非常亢奮。
他駐馬在護城河邊,給部眾讓開道路,讓他們先回城去。
出城時,共有一千五百人追隨他,此時凱旋,盡管尚未計算傷亡,但大略估計傷亡的人數應該不會太多。黃巾軍根本沒有什么戰力,攻城時還能仗個人多,野戰就毫無陣勢可言了,而且昨夜又是大敗潰逃,除了極少數特別武勇的之外,幾乎就沒有對追擊的守軍造成什么威脅。
憋屈了六天六夜,一夜追殺,守軍的“氣兒”全都順過來了。
過河回城的郡卒、賓客無不興高采烈。
朝陽東升,撒下萬條金光。沐浴在清晨的陽光里,他們大聲地說笑。有人解開了衣甲,敞露上身迎對冰寒的晨風。有人抽出環首刀,指點上邊的血跡,向同伴吹噓炫耀自己的戰功。
但當他們經過荀貞的面前時,卻無一例外的都閉上了嘴,不約而同地投去了充滿敬意的目光。
守城六天六夜,荀貞做的一切都被他們看在眼里。
在這艱難的六天中,一步未下城頭的是荀貞。在這艱難的六天里,兩次率眾出城赴險、突襲敵人的是荀貞。在這艱難的六天里,扭轉乾坤、帶領他們走向勝利的是荀貞。
可以說,若是沒有荀貞,陽翟城沒準兒早就被攻陷了,哪里還會有今曰的大勝?
也不知是誰起了一個頭兒,分成數隊正在渡河的千余健兒將兵器高高舉起,歡呼大叫:“殺敵破賊兵曹椽,潁陰乳虎荀貞之!殺敵破賊兵曹椽,潁陰乳虎荀貞之!”
許仲、江禽、劉鄧諸人侍立在荀貞的左右,聞此歡呼,與有榮焉,驕傲地挺起了胸膛。
荀貞五味雜陳。
騎坐馬上,迎對郡卒、賓客們的歡呼,他一面微笑示意,一面顧望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