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深知他“兵曹椽”的職位得來不易,也知文太守對他印象不好,因此為了謹慎起見,為了不給文太守一種“得志就跋扈”的感覺,也為了不給小人們進讒言的把柄,他這些天不論是來太守府議事也好,在城頭巡查也好,身邊最多帶一兩個人隨從,這次之所以把許仲他們都帶來了,本是想給他們請功的,希望能借此機會把他們安插到郡軍里邊。
只可惜,一直沒空提起。
不過這也不要緊,早晚會有機會提的。
……
來到北城,下馬登城。
城外不遠就是潁水,波光粼粼。這幾天的守城之戰,主戰場在東城墻外,除了最后一天外,北城外幾乎沒有發生什么戰事,河里、地上都比較干凈,不像城東尸橫遍野。
因為北城外是河,這里的守軍不多,只有兩個屯,三百多人。
兩個屯長跟在荀貞左右,遙指對岸,說道:“荀椽,來軍就在那里。”
剛才那小吏去太守府報訊的時候,說來軍距城十七八里,這么一會兒功夫,來的這支軍馬又往前行進了不少,離城大概還有十四五里,在城墻上已可隱約看到他們領頭的將領了。
“遣人去東、西、南諸面城墻,令諸軍守將立刻把城外的軍民召回,閉城備戰。”
“諾。”
說話間,來的這支軍馬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停了片刻后,領頭的那個將領單人獨騎向河邊馳來。不多時,已至河岸。
荀貞、許仲、江禽等人對視一眼,皆露出喜色。程偃叫道:“是樂文謙!”
“咦?荀椽,你認識此人么?”問話的是一個屯長。
“此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乃本郡鐵官之主簿是也。……,速速打開城門,迎他入城。”
來的這人可不正是樂進!
千等萬盼,總算把樂進等來了!前幾天,他牽掛樂進安危,也曾試圖遣人出城打探,只是沒有能得到任何消息。不意今曰樂進會突然出現!
他歡喜之極,掉頭下城,親自出城相迎。
走在出城的路上,歡喜過后,幾個疑問浮現他的心頭:“陽城在陽翟的西北邊,樂進卻怎么從北邊來了?本郡鐵官徒、奴能用者總共也不過一兩千人,於城頭觀他所帶之軍馬,確如那小吏所言,約有兩三千人,這多出來的一千多人,又是從哪里來的?”
……
潁水上靠近城門的地方本來有橋,在被圍城之前,荀貞把橋給鑿斷了。
樂進下馬,去掉衣甲,跳入河中,從水中游了過來。
荀貞、許仲、江禽諸人在河岸迎接。
二月天氣,河水仍寒。
待得樂進[***]地上岸,荀貞不急著問話,先拔出拍髀短刀,割開外衣,撕下了一大塊衣布,親手把他身上的水擦拭干凈,隨之又解下外衣,披到他的身上,隨后方才握住他的手,親熱地說道:“文謙,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盼你來了啊!”
荀貞和樂進有段曰子沒見了。
樂進身材短小,本就不胖,此時看去,越發地黑瘦了,發髻亂糟糟的,看起來風塵仆仆。
荀貞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適才在太守府里聞人有報,說河北岸來了一彪兵馬,嚇了我一跳,還以為是波才的賊兵復來了!萬沒想到,竟是你啊!……,你怎么跑去北邊了?怎么沒從陽城方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