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門下的賓客、親信都有兵器,鐵官徒、奴中有近一半沒有兵器。
不過不要緊。
陽翟乃是潁川的郡治,依慣例,每個郡的郡治都有一個兵庫,庫中儲藏有大量的兵器。
之所以波才在起兵后首先攻打陽翟,其中固有意圖擒賊先擒王,首先擒殺文太守以造成全郡震動并及擒拿荀貞、劉鄧,為其弟波連報仇的原因在,亦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兵庫里的兵器。要不然,他麾下的那些大小“渠帥”也不可能跟著他來,在城下血戰六天。
荀貞身為兵曹椽,職責之一就是管理兵械,他雖是新官上任不久,對兵庫內的情形不太清楚,但將本曹的吏員召來一問,即知端底,庫中的兵器足夠武裝數千人。
在編好部隊后,他帶著許仲、戲志才這兩個兵曹史和文聘這個剛上任的“曲長”,親去太守府,面見文太守,一方面匯報部隊編伍的情況,一方面請求文太守批準撥些軍械。
文太守同意了。
出了太守府,戲志才笑對荀貞說道:“貞之,今鐵官徒已然成營。編伍的時候,我細細看了,文謙帶來的這些人雖因常年在鐵官中勞作,顯得骨瘦,然瘦而不羸,只要稍加調教,必為虎狼之軍。如今又得了兵器。從今以后,這陽翟城必固若金湯了啊。”
鐵官徒、奴常年從事重體力勞作,盡管大多都很瘦,但并不虛弱,只要給些時間,補充些營養,力氣上必勝過常人。又且,鐵官徒從事的勞作大多需要配合,一個人是做不好的,在鐵官里實行的又是軍事化管理,較之常人也更有紀律姓、組織姓。
荀貞對這近千鐵官徒也是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有此千人,確可足保陽翟不失了。”
文聘插話說道:“兵庫中現尚有軍械數千件。荀君,何不將之全部取出?”
“全部取出?”
“對啊。樂君帶來的那些人,可不止有鐵官徒、奴,還有千余的百姓、豪杰啊!何不干脆將他們也一并編入部曲?”
荀貞心道:“我何嘗不想!”只是這千余的百姓、豪杰不比鐵官徒、奴。
鐵官徒、奴或為刑徒,或為奴隸,將之臨時組軍,把他們編入自己的麾下,反對的人不多。百姓、豪杰都是編戶齊民,正兒八經的漢家良民,荀貞一個百石兵曹椽,哪有資格把他們編入自己的手下?就算他們中有主動投軍的,也得文太守出面任用才行。
戲志才亦知其中關節,笑道:“府君不是已有令下,凡‘有意殺賊報國者,可去鐘功曹、王主簿處報名’么?只這新編而成的‘鐵營’已夠貞之忙活的了,哪里還有空去理會他們?”
“這倒是。”
文聘策馬緩行,跟在荀貞的馬后,展目遠望,藍天白云之下,遠處城墻巍然。
他憂心忡忡地說道:“派出去的哨探已離城一天了,至今未有歸來回報者,這數萬賊兵也不知都去了哪里,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