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和荀成的關系很好,說完正事,戲謔兩句,說道:“只是仲仁,你今從軍南下,你家中的瓦當可該怎么辦啊?”
荀成生平最大的愛好:收藏瓦當。聞得荀貞此言,帳中諸人皆笑。
夜已深,又說了會兒話,給原盼等人安排下住處,各去將歇。
待人都走后,荀貞打開了陳氏寫給他的信。
陳氏的信最厚,絮絮叨叨,講的都是家中事,說家中一切都好,唐兒也好,說她正在給荀貞做新鞋,只是這次來不及送來了,說家中的桃花快開了,說家長荀緄、仲兄荀衢待她都很好,常去家中看她,等等等等,足足寫了一兩千字。
字數雖多,一字不提荀貞將要南下之事。一字雖不提荀貞南下之事,依戀牽掛之情充盈紙上。
荀貞讀畢掩信,負手至帳口,掀開帳幕,仰望夜空。
深藍的夜空中,明月如鏡。不覺已是月圓時。
荀貞回到案前,給陳氏回信,提筆寫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寫完,猶豫了一下,又在后寫道,“來信已讀,將南下,恐丟失,附此寄回。”把回信和陳氏的來信疊好,一塊兒放入信封,按好封泥,叫來程偃,吩咐他明曰派人送去家中。
——
1,漢代的后勤制度和殺敵的賞錢。
漢代的計重單位分大石和小石。1小石=0.6大石。
月糧的標準:按大石為二石或二石六斗,按小石有三石或“三石三斗三分少”。全部按大石,則有三個標準:二石六斗,二石和一石八斗。月糧標準的不同與士卒承擔的義務有關。
食鹽的標準:士卒每人每月三升。
菜錢、肉錢:居延漢簡:“第四隧長()之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凡二百八十六。第一隧長三年菜錢二百一十六,……”。簡文提到的菜錢和肉錢應是由國家供應的。
軍服:“襲八千四百領,……,绔八千四百兩,常韋萬六千八百”。常韋的數量剛好是襲和绔的兩倍,“這說明當時是按‘一襲、一绔、二常韋’的方式配套發放的”。
軍馬口糧:西漢名將趙充國說:“一馬自馱負三十曰食,為米二斛四斗,麥八斛”,共計十石四升。馬、牛除消耗糧食,還消耗大量的秣草,即芻稾,“在趙充國統帥的擊羌部隊中,一萬軍馬和牛等畜力的月用芻稾就達到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折合一馬或牛月用芻稾二十五余石。
殺敵的賜錢:在青海出土的大通漢簡是西漢晚期的竹簡,上邊記有:“斬捕首虜二級,拜爵各一級。斬捕五級,拜爵各二級。斬捕八級,拜爵各三級。不滿數,賜錢級千。”
2,一輛普通的車一次可裝載二三十石,一萬多石,需車三百余輛。
《九章算術?均輸》曰:“車載二十五斛……。”
《九章算術》成書於西漢末到東漢初之間,由此,當時一輛普通的車載重大約二十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