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來的都是賓客、徒附。”
荀成言外之意,劉家來的這些人都是下人,沒資格入帳。荀貞了然點頭,再又問道:“人都在何處?”
荀攸答道:“與仲仁帶來的吾族中子弟、賓客一起,都安排在中軍住下了。”
荀貞點了點頭。
荀成從懷中取出幾封書信,遞給荀貞,說道:“這是家里寫給你的信。”
信有四封。
一封是荀緄寫的,一封是荀衢寫的,一封是荀彧寫的,一封是陳氏寫的。
荀貞把信放在案上,先看荀緄的。
在看之前,他先整了一整衣冠,隨后肅容打開信封,抽出信紙,上邊只有四個字:“君子易知。”他喃喃語道:“君子易知。”
帳中諸人多為飽學之士,對這四個字的出處皆然知曉。
此四字出自《荀子》的《不茍》篇,全句是:“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蕩蕩乎!其有以殊於世也。”放到眼下,荀緄的重點顯然是第三句:“畏患而不避義死”。
荀貞將信放到案上,再次整肅衣冠,面對信箋,拜伏在地,說道:“家長之教,貞謹記。”
荀攸亦整肅衣冠,對信拜伏,說道:“攸謹記!”
潁陰荀氏乃是荀子后人,荀緄在這個時候,用荀子的名句來激勵荀貞,用意清楚,用心良苦。
戲志才動容嘆道:“貞之,君家無愧為我潁川望族,天下名門!”
看完荀緄的信,再看荀衢的信。
荀衢的信更簡單,只有一個字:“殺!”
這個殺字寫得酣暢淋漓,占了整個信紙的頁面。只觀其字,荀貞就能在腦海中勾勒出荀衢寫時的飛揚之狀。
再看荀彧的信。
荀彧的信字數多點,寫道:“兄將南下,賊眾我寡。《吳子》云:‘用眾者務易,用少者務隘’。波才十萬眾居於潁、汝五十里間,其間雖無隘處,然屯重兵於狹地,此亦兵家之大忌也。兄沉毅果勇,公達縝密謹慎,志才奇謀之士也,破賊之事,無須彧置喙。彧於家中,候兄捷訊。”
荀彧沒有參加陽翟守城戰,不了解黃巾軍的戰斗力,因此只能從大勢上分析。就像他說的,波才十萬眾居於五十里間,的確是兵家大忌。這一點,荀貞、荀攸、戲志才也都看出來了。
荀成說道:“文若前幾天帶賓客巡夜,感了風寒,臥病在床,把信交給我后,他說:只恨臥病,不能共與貞之南下。”
荀貞關心地問了一下荀彧的病情,末了笑道:“文若雖未來,有此一信,價比千金。”問荀成,“仲仁,你此次來,不走了么?”
“不走了!不能只讓你和公達‘君子易知’,我也是荀家子弟,也要‘君子易知’。”
“哈哈。好。”荀貞斟酌了一下,說道,“我今天剛問郡中要了一批輜重,軍中尚無輜重官。仲仁,你就來當這個輜重官吧!至於你帶來的人和原師帶來的人,就都留在中軍,為我親軍,如何?”
荀成、原盼齊聲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