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盼見左右無人,乃說道:“大賢良師教吾等守直行善,看這些賊兵四處搶掠,奪人糧財,又哪里有半點守直行善的樣子了?唉,幸好吾等沒有從之,幸好吾等沒有從之啊!”原盼慶幸他沒有“從賊”,而十萬黃巾軍中也并非人人都像黃牛角,搶掠百姓毫不留情,也是有像原盼這樣的人的,只是形勢比人強,數萬眾聚集兩縣,沒有糧食,不搶怎么吃用?縱兵四掠也是萬不得已而才為之的。別說賊兵了,就算官軍,打仗時難道就沒有搶掠的么?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官兵搶起東西來比賊兵更狠。所以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只要有兵亂,受苦的總是百姓。
陳褒找個空閑,與劉鄧、原盼商量:“吾等出來前,荀君與吾等相約,說吾等何時能潛入城,他就何時在外應之,不意今曰如此順利,有黃牛角為掩護,今天定是能入城的了。你們看,是不是派個人去通知荀君?也好叫他心中有數。”
劉鄧、原盼都贊同。
三人遂選了一個精細的賓客,叫他趁人不注意時偷偷溜走,回潁陽去給荀貞送信。他們總共帶了一百五十人,少掉一個也沒人注意。
因為波才、何曼帶主力南下了,留守襄城縣的黃巾軍士卒,如黃牛角等人可以不再局限於原本劃分給他們的“取食之地”,可以自由自在的四處搶掠了。搶完這個鄉里,收獲不多,只有不多的糟糠,一點財貨而已,黃牛角很不滿意,帶著諸人轉戰別處,繼續搶掠。
直搶到傍晚,先后換了四五個鄉里,黃牛角才一聲令下,帶著諸人歸城。
一百多人大部分都搶到了點東西,肩扛手提,踏著暮色回城。路上不時遇到“友軍”,這些也都是搶掠完后歸城去的黃巾軍士卒,皆興高采烈。道左相逢,碰見熟人,往往還會彼此詢問幾句收獲如何?有搶到好東西的便拿出來得意洋洋的給對方看,遇到慷慨的,還會說晚上請對方吃酒。
走到護城河外時,陳褒抬頭觀察城中守備。
只見城門打開,門外松松拉拉地站了一二十個守卒,城墻上有些士卒巡邏。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守備的措施。劉鄧在今天的搶掠中表現得很勇猛,得了黃牛角的喜愛,現被提拔為親衛,侍從在黃牛角的牛后。陳褒、原盼也跟在牛后。陳褒拽了一下劉鄧,示意他往城墻上和城門外看。
劉鄧看了幾眼,了然點頭。
過了護城河,與歸縣的別部兵卒匯成一股人流,人聲喧雜,嚷鬧不休。
在城門口,守城的二十多個守卒只簡單的檢查了一下,就叫他們進去了。
諸人進入縣內。
原本黃巾軍主力在時,在縣內住宿的只有波才和何曼兩人的嫡系,其余各部都在縣外駐扎。現在,波才、何曼帶著主力渡過汝水南下了,為了方便守城,留守的這些黃巾士卒就都搬到了縣里住。規劃的有營區。不過很多士卒嫌營區簡陋,沒有去住,而是自行在縣中搶占民宅,在外居住。
黃牛角家本貧戶,如今跟著造了反,起了事,冒著掉腦袋的危險行此造反之事,當然要好好享受享受,因也沒有在營區里住。
他住在城北。這里原是城中一個“中家”的家宅,在襄城縣被攻破后,何曼縱兵入城搶掠,這個“中家”的人試圖反抗,結果全家都被殺死了。黃巾主力還沒南下時,這個宅子是被何曼麾下的一個嫡系隊率占據。昨天,黃巾主力南下后,這個宅子就空了出來,黃牛角趁機住了進去。
他手下那十幾個人也都跟著他住在這里。
宅子不是很大,畢竟只是一個“中家”的家宅,住不了太多人。陳褒、原盼、劉鄧帶的這一百五十人沒辦法住進來,本是該直接回營中去的,不過,今天是黃牛角從“什長”將要變成“曲長”的好曰子,他決定請這些未來的“手下”吃飯,因把他們也都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