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荀貞笑道:“一個字。”
“哪個字?”
“等。”
宣康大失所望:“等?”
荀貞往遠處望了眼,高地上辛璦等人仍伏在地上,沒有任何動靜。他收回目光,笑對宣康說道:“是啊,等波才、何曼發現咱們。”
“就這樣?不需要做些什么么?吾等這次南下,不是要詐敗誘敵么?”
“急什么?志才和公達現在還沒出襄城呢,他們到晚上才會夜渡汝水,渡河后到父城北邊的山中差不多要走五六十里。等他們到達埋伏的地點,就算一路急行,也得明天早晨了。到達后他們再吃飯,再休憩,再準備,這樣一來,再早也得等到明午他們才能進入戰斗狀態。現在才什么時候?離明午還要一夜大半天呢!咱們現在就去詐敗誘敵?詐敗容易,往哪里誘敵呢?沒有志才、公達他們的埋伏,不是誘敵,是送死,不是詐敗,是真敗啊!”
荀貞耳提面命,教導宣康:“誘敵之關鍵是誘敵的時間,放到眼下來說,就是咱們被賊兵發現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公達、志才可能還沒準備好,晚了,增加伏兵被發現的可能。”
“那就這么坐等?”
“也不是。萬一波才太笨,一直沒發現咱們,那咱們此次之詐敗誘敵也是成功不了的。”
“那怎么辦?”
“先等一會兒,如有賊兵經過或來到,咱們就出擊。”
“如果沒有呢?”
“沒有?那就主動尋敵。”
“去哪里尋?”
“肯定不能直接去父城周邊,哪兒是賊兵的主力所在。”
“那去哪里?”
“賊兵分出了一部巡弋汝水,咱們就主動去尋這股賊兵!……,叔業,我來考考你,尋這股賊兵有兩個好處,你知道是什么么?”
“有兩個好處?”宣康開動腦筋,在荀貞的注視中低頭想了會兒,喜上眉梢,說道,“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