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沒等這個注意到不對情況的黃巾軍士卒反應過來,他用手撐地,雙足發力,從田間里的青苗中一躍而起,抽出腰間佩戴的百煉環首刀,大叫道:“殺賊!”隨著話音,就像他早前向士卒們承諾過的,又是第一個沖了上去。
程偃生怕他會遇到危險,帶著親衛們提著刀緊隨其后。
宣康本早就打定主意這次要頭一個沖上去,卻又被落在了后頭,懊惱地叫了一聲,抽出長劍,跟著沖了上去。
他這次從荀貞南下先發,因為隨時可能會遇到敵情,所以沒穿儒服,穿了件皮甲。事到臨頭,他有點急亂,沖出去沒兩步,不知踩到了什么,只覺腳下一松,登時頭朝下栽倒在地,腦袋撞到青苗下的地面,正好碰著一塊硬實的土坷垃,痛叫一聲,爬起來往額頭上一模,滿是鮮血,卻是被撞出了一道口子,鮮血淋漓。他這初次上陣的第一傷不是傷在敵手,而是傷在了自己的腳下。
他抬眼一看,荀貞、程偃等人已沖出得遠了,把他拉下了二三十步。不但荀貞、程偃在前,劉鄧也越過了他,緊隨在荀貞、程偃等身后,又陷陣曲左屯的士卒們爭先恐后,一個接一個地從他身邊奔過,大聲喊著,殺向那股黃巾軍士卒。
宣康顧不上額頭的口子,事實上,他也只是摸到了鮮血,在這個熱血沸騰的接敵時刻,他是半點疼痛都沒有感覺到,急忙提著劍再次邁步奔跑。這一刻,他的眼中沒有敵人,只有荀貞英武矯健的背影。
荀貞提刀沖入這股黃巾士卒的隊中,手起刀落,把最外側的那個黃巾軍士卒砍翻。這個黃巾軍士卒本來正順著官道奔跑,聽到田野里有動靜,在奔跑中轉頭去看,正看見荀貞沖出來,他初時沒反應過來,不知是怎么回事,待看到程偃、宣康和劉鄧等埋伏的士卒們紛紛躍起沖來后,這才意識到遭了敵人的埋伏,急忙停下腳步,第一個念頭是迎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荀貞部下的士卒躍起、吶喊著沖鋒,他膽怯了,改變了主意,想要轉身向來路逃跑,卻被后邊一個沒有收住腳的黃巾軍士卒給撞住了,差點摔倒,等他站穩,荀貞已到眼前。荀貞揮刀將他砍翻,這個黃巾軍士卒給他的最后印象是一個驚恐駭然的臉。
砍翻了這個黃巾士卒,荀貞腳下不停,借助沖鋒的速度一下撞入這股百十人的黃巾軍士卒的大隊中。
他穿的有鎧甲,加上自身的體重,以及沖速,撞擊力不小,一下撞翻了兩三個當面的黃巾士卒,撞翻他們后,他不去管,繼續向前沖殺。程偃等親衛和劉鄧緊跟在他后邊沖過來,也不管這幾個被撞翻的黃巾軍士卒,只管緊隨著他,護衛他的背后和兩側。
隨后沖上來的士卒們有的學荀貞繼續往前沖,有的則停下腳步提刀把這幾個被撞翻還沒爬起來的黃巾軍士卒砍死。左屯的百人緊隨荀貞,沖上官道,瞬間就把這股百十人的黃巾軍士卒沖亂了。兩邊接觸,糾纏一起,刀劍往來,廝殺呼喝,這段在不久前還寧靜無聲的官道轉眼間變成了你死我活的生死修羅場。鮮血濺射,殘肢橫飛,刀劍與鎧甲碰撞,喊殺和慘呼混雜。
宣康沖了上來。
他對這場接戰已經憧憬許久,又正年少好強之時,剛才摔倒田中,被許多士卒看到,覺得丟人,此時好不容易沖上了官道,豈肯屈居人后?緊趕幾步,追隨著前邊荀貞的身影,看荀貞前突右沖,所向披靡,只覺一口氣從胸間升起,涌上喉嚨,不發大喊就無以舒展胸臆,方才張口,跟著叫了聲:“殺”,陡聞風聲,一條棍棒打到了面前。
他急吸氣后仰,舉劍招架,百忙中,斜眼覷見十幾步外,荀貞被四五個黃巾士卒包圍。荀貞手起刀落,濺起一迸鮮血,砍倒了前邊一人,接著回刀后劈,又劈中了另一個試圖從側邊偷襲他的黃巾士卒的胳膊,再接著舉起左臂,招架住了左側一個黃巾軍士卒砸下的木鋤,虧得鎧甲精良,不但沒被砸裂,反而因為這個黃巾士卒用力過大而把木鋤的鋤頭給崩掉了。荀貞隨之再次回刀,刀刃從自己的腹前掠過,直刺進這個黃巾軍士卒的胸腹,這黃巾士卒沒有甲,只穿著一身破爛的衣服,環首刀是直刃刀,直直地插入了他的腹中,荀貞抽刀出來,帶出來鮮血如泉。這個黃巾士卒叫了一聲,丟掉只剩一個柄的木鋤,驚恐地捂住傷處,軟倒在地,眼見是不得活了。荀貞有甲有百煉刀,片刻之間殺傷三人,剩下的兩個圍著他的黃巾軍士卒則被程偃和劉鄧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