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荀貞的英姿,宣康奮起勇武,拼力將對面這個持棍的黃巾軍士卒刺死,用盡全力向內沖殺,想靠近荀貞,和程偃、劉鄧等一起保護他的側翼、背后,但荀貞越殺越勇,沖突向前,他始終沒有追上,只能跟著荀貞的背影向前、向前、再向前。
一二十個黃巾軍士卒湊在一起,背靠背,欲結陣抗擊,同時大呼高叫,叫近處的的黃巾士卒靠攏。
荀貞瞧出了他們的意圖,叫道:“別讓他們靠攏!分而擊之!”
在劉鄧和程偃的保護下,他暫時停下腳步,不再向前沖殺,而是提著刀擔負起了戰場指揮,組織起了數十部卒,猛攻那個小陣。劉鄧親自提刀沖了上去。有他這個勇不可當的猛將加入,很快,小陣就被擊破了。劉鄧滿臉渾身都是血,帶人擊破了那一二十個黃巾軍士卒組成的小陣后,又提刀來到荀貞的身邊,想要繼續護衛他的側翼。荀貞怒道:“你是什么?”
劉鄧愕然:“啊?”
“你是曲長!不是我的侍衛!你的任務是指揮你的部下殺賊,不是跟在我的身邊亂轉!去指揮你的人去!”荀貞以刀前指,右前邊一二十步外,又有四五個黃巾軍的士卒試圖靠攏一起,他命令道,“去把那幾個賊兵殺了!注意好全局!只要有賊兵試圖靠攏組陣,就要在第一時間撲滅!”
劉鄧大聲應諾,點了十幾個周圍部卒的名字,令他們去擊殺那四五個試圖靠攏組陣的黃巾軍士卒,自己則奉荀貞之令,一邊殺敵,一邊指揮其它的部卒配合擊殺敵人。
荀貞的部下在軍械上占著極大的便宜,大多有輕甲或皮甲,用的是環首刀。輕甲或皮甲增強了防御,環首刀適合近戰,而這股黃巾軍士卒有甲的寥寥無幾,有刀劍的也不多,很多拿的是鋤頭和竹槍。人數本少,軍械又不如之,節節敗退。
實際上,荀貞這支部隊帶的還有弓弩,但為了能更好的利用這次機會練兵,荀貞連弓弩都沒有用。他的目的就是要借此機會,練一練部曲的膽氣。軍隊平常艸練,艸練什么?除了殺敵的技藝外,還有兩個更重要的東西:紀律和膽氣。兵法云:“合兵聚眾,務在激氣”,又云:“勝在得威,敗在失氣”,何謂“氣”?就是士氣。何謂士氣?敢不敢殺敵,敢不敢攻堅,敢不敢打硬仗,遇到敵人時能不能奮不顧身,不怕死,這就是士氣。士氣就是膽氣。“兵無膽氣,雖精勇無所用也。故善練兵者,必練兵之膽氣”。那么怎么練膽氣呢?殺敵練膽!殺過老虎的人就不會再怕老虎,殺過敵人的人就不會再怕敵人。
陷陣曲右屯的兵卒在屯長的帶領下也沖了出來,在這股黃巾士卒的前邊展開攔截。
剛才誘敵的那幾騎兜轉回來,把佯裝摔落地上的那個騎士拽上他自己的坐騎,奔馳到戰場的近處,因為有荀貞的命令,他們沒有上前廝殺,而是散開游蕩,和辛璦等騎一塊兒追殺逃跑的黃巾士卒,并且觀察遠處是否有敵人的動靜。
江禽帶著他這一曲的士卒從田野間奔上官道,從這股黃巾士卒的后邊繞過去,留了一屯人在后邊堵截,江禽親帶著另一屯人從左側展開進攻。
至此,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