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猜測很有道理,綜合荀貞以往的作戰,他常用計,解陽翟之圍時如此,取襄城、郟時更是如此。這個渠帥的這句話提醒了波才,使得他怒氣稍解,緩緩坐好,沉吟說道:“荀賊狡詐,好用詭計。帶數百步騎南下,細細想來,確然可疑。或許真是在用計。剛才我還在與何將軍說,說要快點打下父城,以防荀賊來援。荀賊只有兩千人,要想解父城之圍,除了用計,別無它法!”
帳中的小帥們齊聲附和,都道:“料來如此!荀賊必是在用計,聲東擊西,以解父城之圍。上師,吾等萬不可上當啊!”
波才再三思忖,說道:“雖然如此,也不能就這么放過了他!”
“上師意欲如何?”
波才對何曼說道:“將軍,荀賊乃吾道大敵,若非是他,吾等早打下了陽翟,又如何會陷入今曰之困境?他今既帶書吧步騎犯險,欲用計解父城之圍,那么吾等正可將計就計,將他圍殺在汝水南岸!”
何曼說道:“不錯。荀賊這是自尋死路。他不過僥幸勝了兩陣,就這般傲慢,視吾等如無物了!誠如上師所言:不可忍。他縮在襄城時,吾等無計可施,今他既率數百步騎渡河,自然萬不能放他離開!上師,你打算怎樣圍殺此賊?”
荀貞不但是波才的殺弟仇人,而且是潁川黃巾的大敵,殺了他,不但能報仇,而且去一大敵。一舉兩得。
波才說道:“我意遣兩個渠帥,各帶本部出營,分從兩邊向汝水去,包抄此賊。同時,郝苗,……。”
郝苗應道:“在。”
“你帶你本部從河邊向南搜尋。這樣,北有渠帥向南,南有郝苗向北,把荀賊圍在其中,早晚能把他搜出來!待搜出后,滅之易矣!”
何曼說道:“上師妙計,正該如此。”
當下,波才點了兩個帳中渠帥的名字,令道:“你二人立刻帶部出營!切記,荀賊狡詐,現下夜漸深,你倆更要謹慎!在找到他后,不可貿然與之戰,定要等到各部合兵后再齊擊之!若是他沖破包圍,逃去汝水北岸,你們就不要再理會了。如有異樣,速來報我!”
兩個渠帥和郝苗應道:“諾!”
三人出了帳外,分頭行事。兩個渠帥各帶了本部一千多人出營。
……
荀貞行計至此,已經成功了一半。正如荀攸所說:就算波才猜出荀貞可能在用計,但也拒絕不了這個誘惑,遣部出營了。
……
在兩個渠帥率部出營時,荀貞還帶著部眾在果林中。